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11106
摘要:质量体系是现代企业发展运营中非常中的管理体系之一,本文对质量体系视角下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以期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保障电力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质量体系;电力企业;管理制度
由于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大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重视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之下,电力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制度,不仅能够提升电力施工质量生产水平,而且有效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为了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稳步运行,本文重点研究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方案实施要点。
1、电力企业制定良好质量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保证社会稳定运行,电力能源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各种类型的电器正常运行,均需要电力能源的支持。对于电力企业来讲,通过制定良好的质量制度,能够保证社会更加稳定,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第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当中,若出现大规模的质量事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制度,加强电力质量生产管理力度,能够进一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2、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方案实施要点
2.1加强电力企业网络信息质量管理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质量生产管理水平,电力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高企业各项生产信息的质量性,运用新型杀毒软件,对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发现入侵,要立即处理,并对企业中的信息质量漏洞进行扫描,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生产信息更加质量。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要结合新时期企业发展情况,对既有的质量制度进行优化,并梳理各项质量生产管理条例,保证企业内部的质量生产信息真正实现共享。第三,大力完善质量制度,电力企业要做好电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并根据质量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将各项质量信息进行汇总处理,构建完善的质量制度,更好的满足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发展需求,推动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
2.2做好质量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
所谓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电力企业当中,将各项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通过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质量生产水平得到良好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环节,管理者要加强动态管理力度,并根据各项质量风险的发生概率,做好相应调整工作。比如,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在新时期背景之下,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制定质量制度时,要对电力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针对参加培训的施工人员,还要做好考核工作,在提升电力质量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电力企业中的质量制度得到更好实施。
2.3明确质量职责
要想保证电力企业质量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电力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并对原有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大力完善,在各个关键施工环节,设置专业的质量负责人员,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对负责人员实施追责。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还要健全质量责任制度,让企业中的员工能够更好的了解质量生产者知识,提高其质量生产能力,减少质量隐患的发生。通过明确质量职责,不仅能够保证电力企业中的质量制度得到有效实施,而且能够帮助电力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进一步了解自身工作职责。此外,针对电力企业中的各项设备,还要加强质量管理力度,管理人员要不断规范电力设备采购流程,从源头上将质量隐患消除,不断减少电力质量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中现有的各项电力设备,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定期进行保养与维修。为了保证电力中的各项设备得到更好的高效利用,管理者还要制定设备使用说明书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进行正确指导,不断减少电力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建立晋升机制,做到能上能下
人事是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在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时需要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做到能上能下。管理人员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在聘用管理人员时可以采用竞争上岗的机会,保证晋升的公平性。在确定管理人员时既可以采用内部选拔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跨单位交流选拔的方式。在确定具体人员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包括职业道德、专业能力、风险意识等,这样可以录用到优秀的管理人员。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管理人员采用相应的奖励或者处罚。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于表现较差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通报批评或者处罚,对于一些工作中存在失职行为的管理人员应予以解聘,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增强干部的综合能力。
3.2规范用工制度,确保能进能出
三项制度改革中还涉及劳动制度,对国有企业用工进行了规定。国有企业用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员工不作为和长期不在岗问题比较严重,这样一方面会对国有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另外也会制约着国有企业工作的开展,无法吸收新鲜血液。电力企业也存在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在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时需要规范用工制度,确保能进能出。
3.3完善考核机制,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企业薪酬分配时需要做到公平公正,结合员工的工作情况发放相应的薪酬,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电力企业在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时需要完善考核机制,为薪酬分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到薪酬能增能减。在考核时要采用多种考核指标,包括员工的出勤情况、工作积极性、员工的工作热情等,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指标可以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考核工作开展时电力企业可以了解员工的建议,对于员工提出的一些具有可行价值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发挥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薪酬分配时可以按工种实行计件、关键业绩指标两种方式。无论是何种分配方式,员工的工资与自己的工作量存在直接联系,员工要想获得高收入必须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量。采用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实现薪酬公平,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3.4 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
(1)前期分析调研是掌控风险方案落地的重要环节改革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各级人员对改革的态度,能够准确掌握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从而可以全面、细致的完成方案编制,做到风险事前预控,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2)科学竞聘方式是促公平、保廉洁的重要方式电力企业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本着竞聘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采取了多项举措。如:开展多维度评价、在竞聘现场当场公布竞聘结果等手段,保证了竞聘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干预竞聘结果的情况发生。(3)多部门协同是稳妥推进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党支部、纪委、工会、人力资源等多部门协同分工,做好宣传动员,发挥民主征集意见,及时调研基层难点,专题破解瓶颈问题,监督竞聘过程,保证了"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落实。
4、结语
综上,通过对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方案实施要点进行有效分析,例如加强电力企业网络信息质量管理力度、做好质量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明确质量职责等等,能够保证电力企业质量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电力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易言霖. 刍议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与制度建设[J]. 中国科技投资, 2018, 000(015):139-140.
[2]郭林.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2018.
[3]刘彬. 业财融合视角下电网企业专项成本项目化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 财讯, 2019, 000(0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