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骆乐
[导读] 摘要:水环境的监测是对水质进行抽样,化验分析,记录数据,讨论得出结果并应用的过程,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具体是用良好的管理体制,规范的操作方法,合理的实验流程,将操作结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研究人员得到精确的结果的措施。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摘要:水环境的监测是对水质进行抽样,化验分析,记录数据,讨论得出结果并应用的过程,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具体是用良好的管理体制,规范的操作方法,合理的实验流程,将操作结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研究人员得到精确的结果的措施。文章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carried out on the water quality sampling, laboratory analysis, record data, discuss the results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is to use a good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d operation method, reasonable experiment process,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control in a certain range, allow researchers to obtain accurate resu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Key words: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引言
        水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尤为重要,这是生命的源头,是人类的源头。如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环境,不同地域、不同颜色的水环境其水质都会不同,水资源对人类不只有使用的功能,还有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是保护人们生命的必要措施。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则是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的基础,是控制水环境监测的前提,科研人员要将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化,每一步都落实到位,使水环境监测的结果可以真正地优惠于人民,推动国民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1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目的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研究内容是要通过五个过程来分别制定合理化的控制机制,严格规范结果精确度,控制水样的采样地,采样方法,采样过程,在样品保存时的注意事项,实验所用的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如合理通风、温度湿度、卫生情况等。研究人员在制定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时应做到面面俱到,任何一个方面的遗漏都可能产生不准确的结果,这是一个科研人员需要细心、耐心的研究作业。除了技术方面的内容,科研人员还应考虑与实际生活的接轨,研究结果要与现实社会人们的需要相匹配,要与市场需求接轨,切不可盲目研究。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其结果可以被企业合理利用,满足社会大众的使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研究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也是为了保护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推动社会的发展。水环境监测还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当地水质,以便及时做出维护或修复工作。
        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之处
        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是用来判断水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的检测方法还只是采样、收集、记录等这样的人为操作来分析,人为分析的结果会产生误差或错误,是实验难以提升准确度的原因之一。目前,工作人员的水平不够、粗心大意,即使拿到了相关工作证件的人员由于缺乏经验也会产生错误,管理部门也没有针对这一现象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发现错误,就发回重做,即便结果正确了,本质问题还依然存在。另外,管理力度不够,企业不够重视国家在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方面下达的标准,为了自身利益将检验方法简化。国家应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惩治措施,开展企业党政思想工作,优化企业工作作风,定期检查监测方法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的问题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点问题,一起长时间存放可能沾满污垢,精度不准,工作人员没有定期检查,质量控制下的准确度也会下降。
        3水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方法
        3.1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质量控制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健全质量监督运作方式和质量管理制度。

在水环境监测全过
        程中加强质量巡查、质控考核及有效评价、实验室内和实验时间比对、仪器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逐步提高监测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根据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继续教育计划,并区别不同对象、不同岗位进行教育。要求基础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更要对管理人员开展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以及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人员需按照国家与省环境监测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方可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数据评价以及监测活动。
        3.3 有效采集、保存和运输水样。
        ①水样的采集及注意事项。盛水容器和采样器材质的选择、清洗、晾干,都应根据采样方案中提及的监测项目性质提前准备好。同时还需要在采集样品之前,将采样所需的采样记录和样品标签准备好。盛水容器材质要求:化学性能稳定,大小形状适宜,不吸附待测成分,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次使用的采样器应用适量的盐酸或硝酸先浸泡一昼夜,用自来水冲净,然后用纯水润洗2-3次晾干,加盖保存。
        ②水样的保存及注意事项。水样的水质会随着气体交换、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变化很快,所以在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分析前容器要密闭、防震、避免阳光的照射及温度过高的影响。当
        面临样品暂时不能进行监测的情况时,要加入固定剂或保存剂(实际情况可根据具体监测项目选择)。贮存样品的时限有短期和较长时间之分,一般短期可于3、4℃下冷藏,较长时间贮存需将样品于-20℃冷冻.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冷冻样品时,要将样品完全解冻以防部分待测组分浓缩到冰冻中心,最后影响监测结果。也可以采取在样品中加化学药剂的方式保存。但应注意,所有的水样保存方法都应该以不干扰水样监测为前提。
        ③水样的运输注意事项。每一瓶采集的水样都应做好详细记录,并贴上相应的标签,再妥善送到实验室。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塞紧采样容器口塞子,必要时用封口胶、石蜡封口。其次,将样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再次需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入制冷剂,将样品至于其中。
        ④加强水样的实验分析及数据记录。按照要求绘制标准曲线、空白值测定、平行样测定、密码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等。采集的样品严格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规定进行分析,每批样品的原始记录要填写所用“标准曲线”及具体计算公式,每批样品要有平行样测定,平行样应占样品总数10%-15%,按照规范及各项目的要求,及时更新标准曲线。严格执行仪器使用记录制度。原始记录应认真填写标准曲线、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记录、仪器名称、型号和编号及项目最低检出限等。数据监测还要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监测数据报告也执行三级审核制度。采样——分析原始记录;分析人员要将数据签名后送主任室,室主任审核签名无误后再交给相关技术负责人审核,一旦发现问题,负责人随时可以规定实验重新采样、分析、计算、审核。确保监测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把监测数据差错率消除在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公正性。
        4 总结
        水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每日生存要消耗水,维持地球生态也需要良好的水环境。水环境监测是人类了解水质的一种手段,通过科学的办法将一部分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分析研究,再根据研究得出的结果制定方案开发利用,如果水质较差,则要及时圈地保护。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是规范水环境监测步骤,检查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建立合理的检测人员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质量监控措施的完善是水环境监测的推动力,提高了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水环境监督质量控制措施还有许多不足,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为社会生活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 朱耀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4)
        [2]水文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 郭琰. 陕西水利. 2016(03)
        [3]伊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J]. 马艳霞. 陕西水利. 2016(03)
        [4]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 史晓云.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5)
        [8]陕西省水利标准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邵北涛,任静. 陕西水利. 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