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衍水利水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南疆区的莎车县境内,是新疆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建成后可惠及新疆南部的克州、喀什和和田地区三个贫困地区,被业内专家称为“新疆的三峡工程”,2015年被《中国水利报》评为“2015最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本文分析了其建设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减缓措施,以实现在保护中开发。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 环境影响 保护措施
引言:“水利工程”也称之“水工程”,人类的生存、延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水资源,因而,水利工程在历史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人类在兴建水利工程改变了水资源自然时空分布、用以匹配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众多影响。随着环保理念、环保要求的提高,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被重视和展开研究。
一、流域及工程简况
叶尔羌河地处我国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是塔里木河的四源流之一,全长1281km,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76.98亿m3(出山口断面)。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叶尔羌河干流山区下游河段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任务为:在保证向塔里木河生态供水的前提下,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总库容22.45亿m3,调节库容为12.61亿m3(其中防洪库容1.14亿m3),最大坝高164.8m,坝顶长度795m,电站总装机容量755MW(其中,生态电站55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1.82亿kW•h。
二、工程建设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1)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
工程运行后通过自身调蓄,以及下游灌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节水工程实施,各业发展对蓄水量的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利用率必将发生改变;且由于工程自身的调蓄使得对人们对河流水资源的控制程度增加,存在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水的可能性,增加生态破坏的风险。
(2)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工程兴建后,阿尔塔什工程库区河段将由河流的急流形态转变为水库的缓流形态,库区河段的水位、水体流速及水域面积等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坝到厂房尾水区间形成十余公里的减水河段,工程正常运行期间除汛期为防洪、冲砂等需求需要从大坝泄水建筑物泄流外,大坝到厂房区间的减水河段的流量主要通过大坝后置的生态基流电站下泄,与工程兴建前相比,减水河段的水位、水体流速及水域面积等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工程厂房下游河段水文情势也将由原天然径流状况变化为主要依照流域内下游综合用水需求进行调节后的径流状况。此外,工程具有防洪任务,水库建成后还将改变工程下游汛期原有洪水的洪峰、洪量及洪水历时。
(3)对水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属高坝大库的大型水利工程,采用DHI(丹麦水利研究所)的商业水模拟软件MIKE 11来进行水温模拟计算,预测结果显示,库区水温结构为稳定分层型,从而导致工程存在下泄低温水害影响。
水库蓄水后,因水库库容较大,使水流流速减缓,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水体在水库的滞留时间将会延长,从而可能影响到水体的水质;水库蓄水后,库底遗留的污物、有机质、可溶盐分对水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4)对陆生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建成后,建筑物形成的永久占地以及水库淹没形成的水域,将在局部范围内改变现状条件下部分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而将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景观格局产生影响。且工程占地将占用部分小型兽类、爬行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觅食场所,迫使其向淹没区以外迁移。
根据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判读和现场调查结果,工程影响河段两岸分布有大面积荒漠河岸林草,其生长主要依靠地下水及汛期河道水渗漏形成的潜水。另外,工程建成后,由于防洪、生态及灌溉供水综合影响引发下游河道洪水过程、径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造成荒漠河岸林草区的供水条件发生变化。
(5)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建成后,将对出山口以上河段进一步形成阻隔;水库调蓄改变了水库回水末端至下游灌区引水渠首(喀群渠首)河段的水文情势,引起流场的变化,从而可能改变饵料生物、水生植物的生境条件,并导致鱼类“三场”等的变化,进而对水生生态产生影响;此外,下泄低温水以及采取挑流消能方式产生的下泄水体气体过饱和,可能对坝址至喀群渠首间河段鱼类的繁殖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施工期“三废”及噪声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采用混凝沉淀法对砂石加工废水进行处理;采用沉淀+砂滤工艺对混凝土拌和废水进行处理;含油废水经除油沉淀后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采用环保乳化炸药替代硝基炸药。修建化粪池对施工生活营地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设置环保厕所和旱厕。采用SEJ一元化污水处理设备对施工管理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工程生产废水处理后或回用生产系统、或用于荒漠草场浇灌、或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荒漠草场浇灌,综合利用,禁止排河。
对施工区、施工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声环境目标附近高噪声设备作业时间;做好施工组织规划及施工人员劳动保护。设立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拉至附近垃圾填埋场安全处置。
(2)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避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农业灌溉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地方各级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利用工程用于开荒和扩大耕地面积,对已经非法开荒形成的耕地要依法予以退耕;流域管理部门应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切实强化工程下游的灌溉取水管理,严格控制自叶尔羌河的引水量,并利用梯级工程的联合调节库容,开展生态调度,以满足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下泄生态水量的任务目标。
配置生态基流电站,通过生态电站下泄流量生态基流,以满足大坝到厂房区间减水河段河道内生态用水。通过水库蓄水前库底清理、进行库内漂浮物打捞等措施进行水库水质保护。为减缓水库低温水的危害,工程电站进水口采用叠梁门方案取水,可根据库水位变化逐节取放叠梁,以满足取表层水的目的,减轻低温水下泄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期明确施工范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建立生态破坏惩罚制度;避开野生动物觅食和休息时间进行爆破,严禁捕杀鹅喉羚、艾鼬和虎鼬等保护动物;保证阿拉根乡下游荒漠河岸林草的生态需水要求,落实荒漠河岸林草的监测措施。
对工程建设占用的林地、草地和农田,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对工程占地区内具保护级别的乔木进行移栽移植;在工程永久办公生活区绿化区种植因工程建设资源量受损的、具保护级别的灌木、草本植物。
(4)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采取升鱼机方案协助过鱼,以确保叶尔羌河山区河段的水生生境连通性;新建人工增殖放流站,开展增殖放流的鱼类科学研究。划定鱼类栖息地保护河段,同时;开展阿尔塔什水库坝址至厂房河段的生境修复;开展工程影响河段土著鱼类及具保护级别的鱼类人工放流技术研究,运行期长期开展水生生态监测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影响还具有长期性。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其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需要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