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在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建筑项目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促进了我国建筑工艺的上升,对解决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建筑设施,桥梁工程建设数量在近年来不断攀升,是我国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年来,桥梁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软土地基施工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的重难点,如果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软土地基结构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对桥梁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优化软土地基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
关键词: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引言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会给桥梁隧道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之中软土地基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桥梁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就要对软土地基可能对工程项目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1软土基概念与特征
1.1概念
软土地基的主要材料就是软土,这种材料的结构是由淤泥和淤泥质土混合而成。这种材料相比于其他土质具有非常粘的特点,软土大多分布在湖泊山川等地,水分含量较多,稳定性弱是其最为明显的缺陷,这就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导致软土非常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裂痕等问题,采用软土进行建设的桥梁地基如果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进行施工,会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不能完全地满足桥梁建设施工需求。在桥梁施工地基建设过程中,选用软土进行建设的比重非常高,但是其土质特性,抵抗外力的性能较弱,所以,当桥梁施工中采用软土材料进行地基建设,必须要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软土地基的可靠性、稳定性,保证软土地基避免因外界施加的压力造成地基变形,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施工难题,从而提高桥梁整体施工质量。
1.2软土地基的特征
①软土地基的缝隙较大,容易出现漏水的细孔,促使隧道渗透。主要是在软土基的冲刷过程中,很难随着开方施工压实,反而经过流水和风雨冲刷,颗粒不断碎裂,渐渐呈现液压状态。如果修建桥梁隧道在临近煤田或石油的地方,则容易引发爆炸。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大,因此桥梁隧道整体处于高凸地带,从而让下层水源能够向外扩张,而不是遭受挤压。②软土地基的压缩程度较深,由于这种冲刷时间过渡较长,形成的横切面较大,因此比较坚硬,但因为有孔隙,所以呈现出四周坚固中心渗透的特点。
2 软土地基造成的影响
2.1 隧道硬化
在实际施工时,若是将软土地基作为主导,理应结合项目的前期情况,采取预先加固的措施,将负面因素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然而,如果处理不到位,或者应用的方法不够合理,都会使得地质情况变得更加恶劣,同时隧道工程本身也会出现硬化问题。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稳定性较差,抗压水平也不高,因此在选择处理方案候,理应将多方面因素考虑进来。对表面硬化的部分,必须认真处理。在常规模式之下,隧道的内部材料通常都以混凝土为主,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其展开合理调整,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等级,增加二次衬砌的厚度,以此提升项目的综合水平。
2.2软土地基容易引起路面裂缝
软土地基在进行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从软土的性能上来说,容易引起路面的硬化问题,在进行公路建设上混凝土是不可忽视的原材料之一,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裂缝,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利用足够的时间从性能上来分析软土地基的问题和关键性,导致质量不过关。
2.3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当软土地基由于外力施加压力出现的变形的情况,会对人员行驶造成影响。
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会由于软土地基变形导致桥梁过渡段出现结构差异,造成车辆在道路的行进过程中发生不平稳、跳车现象,增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当道路桥梁过渡段与路面间的沉降系数存在差异,就会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跳车问题,说明道路的路基存在处理不当问题。路基施工建设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分,如果地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使道路桥梁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桥梁地基的施工质量,强化软土地基建设,增强其承载量。如果出现地基材料沉降现象,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夯实或填土处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夯实环节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地基抗剪强度降低,使其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下水的影响。
3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1预支护法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支护结构,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起到加固的作用,首先,对建设的结构框架进行分析,通过管棚和导管的方法来确定各个孔径的标准和设计原理,按照设计的需求,在隧道的结构上进行加固,钢管中注入混凝土,从而起到了预支护的作用,从而促进地基的稳定;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桥梁隧道的方向来实施外部建设,内部的支护重要,外部的隧道支护也需要通过注浆来稳定,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稳定作用,保证施工的安全。
3.2夯实处理技术
较好的技术处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单纯依靠人力排除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因为难以监测系统性问题,容易丧失主动性。夯实处理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将传统的夯实优点放大,真正的将地基压实。在夯实处理的过程中,要利用重锤从高处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落体,从而反复对地基进行夯实工作,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硬度。
3.3换填法
换填法主要采用的是替换强度不高、稳定性较差的软土材料,使用更为稳定与高强度的材料,如砂石、沙土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在地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桥梁地基位置以下的软土层挖出,并采用高强度与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实施填充,以此加强其强度。由于软土层土体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因为水分而膨胀,导致地基的承载力降低,从而使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桥梁工程的整体要求,这样就会因桥梁不稳定、桥梁的强度不够而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导致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在地基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承载力,提高强度,在施工中要将具有稳定性高、强度高的材料替代软土,可以使用砂石等材料。在替换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换填法进行操作。
3.4表层排水法
由于软土具有粘度较高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场地的粘性是否会影响工程质量,可以在表层土基中添加排水物质,从而能够加强地基的强度,增强其承载力。砂砾是可以进行有效排水的物质材料,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砂砾进行排水工作。当地基土层的排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避免出现沉降等问题,工程完成后地基的质量可以保证。
结束语
本文针对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先对公路桥梁软土施工中的弊端进行分析,结合弊端,进一步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些方法,结合方法找到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公路桥梁隧道的质量,从而保证公路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文利.软土地基的桥梁隧道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9(24):138.
[2]刘德辉.软土地基的桥梁隧道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18):113-114.
[3]万雪峰.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J].门窗,2019(14):80.
[4]李浩燃.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探析[J].四川水泥,2019(06):315.
[5]杨东生.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