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生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其他圈层组成的生态系统,各圈层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协调的关系。简单来说,只有促进各圈层之间的协调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和谐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就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目前生态环境地质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质;基本特点;技术分析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活动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由城市逐步向自然生态系统延伸,这很大程度上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和影响,同时,这也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了破坏,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制止,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势必会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和影响。
1.生态环境地质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地质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以人类为主体的生物与地质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生态地质这一概念能够很好的体现地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大家都清楚的知道,地球环境是一个由各圈层共同组织的复杂性生态体系,它不仅由人类圈环境、大气圈环境、水圈环境以及生物圈环境构成,它还由岩石圈表层地质环境构成[1]。这些圈层之间相互交叉影响,所以各圈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各圈层为我们的生存以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但是,由于各圈层之间关系紧密,因此,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圈层遭到破坏出现了失衡状态,就会对其他圈层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严重甚至会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人类想要可持续发展能够得到实现,必须对生态环境地质特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2.生态环境地质特点分析
首先,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环境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不论是生态环境、水圈环境还是人类圈环境,都是以地质环境为载体。所以,地质环境如果不稳定,势必会对其他圈层和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和改变,其中影响和改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态环境。换言之,地质环境具体条件的优劣情况,能够直接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展现出来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屏障。地质环境主要是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两者共同作用之后形成的,所以,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地质环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其中,森林生态环境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作用更是巨大的。
最后,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相比具有不可恢复性。通过对生态环境地质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上述两种生态环境地质对比不难看出,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是处在一种平衡动态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应该在确保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动态平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追求环境协调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其次,应该始终将生态环境放在相对主动的位置之上,因为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相比可操作性更强,而且它与人类活动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动权和主观能动性,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
3.生态环境地质技术探析
实际上,我们通常会通过罗列大量数据以及表格,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相关探讨和评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需要依赖信息技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生态地质环境自身就比较复杂;第二,由于人类活动丰富多样性,自然灾害出现地区和时间并没有规律可言,这些因素导致在对生态环境地质进行评价时,难以用肉眼进行测量。因此,在对生态环境地质进行交流与探讨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客观对生态环境地质进行相应的探讨和评价。我国目前在对生态环境地质进行探讨调研时,主要用到以下几种技术:
3.1生态环境地质数据和信息获取技术
现场数据采集是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主要对生态环境信息和随时间变化动态信息进行采集,前者主要对探测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质、地质结构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测量或调查,后者主要依靠实时监测获取植被变化、土地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工作人员在实际掌握这些数据和信息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生态坏境地质勘测调查工作,这对了解掌握我国生态地质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数据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
近年来,主要利用GIS技术完成生态环境地质的相关工作,该技术能够在多样信息之间形成良好的整合,进而使信息内容系统建设更加完善,并且该项技术能有效提升信息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该项技术在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开发时,可以更好地保证质量和实际成效。
3.3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决策系统
生态环境地质中的风险评价,最终目的是将环境灾害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威胁降至最低。依照实际需求,对地质灾害现象提前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3]。生态环境地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决策工作,更是集技术决策、政府管理以及效益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决策行为,在生态环境地质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信息网络和发展成果公布系统
信息网络和发展成果公布系统在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述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成果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实时地向决策机构、政府部门及公众等发布。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满足社会及公众对信息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虽然生态环境地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在对生态环境地质特点有清楚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探测和调研。另外,除上述几点常用技术之外,还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对其获取成果进行发布,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地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晶晶.关于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4):24,26.
[2]王琳琳.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支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161.
[3]张荣波.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分析与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