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心 324200
摘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如若发生质量通病问题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等问题。所以,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可能引发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有效排查,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科学的防控体系,保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预防
前言:
工程质量通病一直以来都是质量管理上的难点,其具有多发性、难治性等特点,使得其在解决核管理等方面都是比较难进行的。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由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针对工程中质量通病提出解决措施有限的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再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建筑工程所出现的通病的解决方案。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保证好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
1.混凝土裂缝现象
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裂缝现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当中的配比不合理,沙、石含量过高,从而导致混合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裂缝。其次是因为模板的支撑结构不够牢靠,容易产生局部的变形问题。再次,施工当中混凝土的水化热会导致内外的结构温差比较大,从而造成裂缝问题。此外,施工当中基底部分不够扎实或者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也将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出现裂缝问题。
1.2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错误的绑扎钢筋的方法,钢筋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空气和雨水腐蚀,出现了严重的偏位现象,在实际的施工中钢筋的材料和图纸上不符,钢筋的街头过多和钢筋接头的位置不对等一些问题。对于钢筋的使用中,有些结构需要笔直的、有些结构则需要运用曲线状的,但是,曲线状的钢筋很难顺利入模,导致这种因素发生多是由于在钢筋成型阶段,搬运操作不合规范,使之出现较大形变。
1.3模板的质量通病
第一,在操作环节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预留孔洞位置不合理,无法保障洞口底膜的密实。第二,工程操作涉及到高柱与高墙施工环节时,很多操作工人为了保证整个过程不发生离析现象,一般会选择在侧模上方设置浇捣孔,也会导致模板质量问题发生。
1.4在砌体砌筑时没有留置或预埋
洞口和预埋件等没有事先留置或预埋,而是事后开凿,直接影响到砌体的质量。有的砌体留置水平沟槽,减少承载截面,且造成过大偏心,影响砌体承载力,除非设计中考虑了此因素。
二、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设计施工组织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针对施工组中进行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完成的沉降差,当建筑结构完成施工之后,要尽快安排写一个工程。在对建筑结构施工方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建筑起初的压实,对于一些沉降问题会影响到施工地段的选择,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选好地基。
2.2材料结构配件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结构配件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当地工程施工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前期对工程施工材料的使用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审核,严格对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进行验收,确保建筑工程的材料供应商能够按时、按量地提供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施工材料进场前,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施工材料的验收工作,按照工程的质量要求对其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建筑材料进场后,仓管人员应当做好材料从采购到进货检验一系列工程的资料记录工作,为工程后续验收检查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
2.3混凝土裂缝控制
建筑工程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社会上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开始愈发的重视。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当中的关键所在,其质量将直接的影响到未来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果。要想减少施工当中混凝土的裂缝出现,在施工当中一定要规范进行各项操作,严格的按照科学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和,保证混凝土质量良好。同时要在施工当中尽量的避免对模板和钢筋进行踩踏,防止发生变形问题而导致出现混凝土的开裂现象。此外,在施工当中一定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施工技术和设备上的提升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质量保障提供帮助。
2.4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对于整个建筑结构检测体系的发展来说,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与时俱进,在实际建设环节也得到的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现阶段对混凝土的检测主要体现在局部破损结构检测和非破损结构检测。其中,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连续性检测,而且不会对整个建设结构产生影响,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出建筑内部构件的完整性和相关参数,因此,受到普遍认可与应用。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法和回弹法两种,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会综合运用这两种检测技术,可以对混凝土整体强度、结构、使用性能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测,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5在砌体砌筑时留置或预埋
施工前应认真核对土建与安装工种之间有关预留、预埋的设计图纸。施工中两个工种相互配合,做好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设计要求的各类洞口、管道、沟槽等要在砌体砌筑时留出、预埋。对于宽度大于300mm的洞口,应砌筑成平拱或设置过梁。多孔砖、空心砖等墙体表面不得留置水平沟槽,除非设计中考虑了此因素。
2.6完善监管制度制定,强化监管制度落实
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所规定的程序、质量验收责任和验收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和验收。其次,要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将项目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建设过程,特别是重点环节的监管。政府监督是政策引导和最终认可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可以宣传和引导参建各方增强质量意识,自觉克服质量通病;可以制订相应的文件规定,帮助企业克服质量通病;可以运用监督手段,强制企业按规范标准执行,从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2.7 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
在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来共同评价工程质量,而政府交通部门则负责开展监督工作,在确认道路施工完成后,才能够签字确认,若施工质量未达到要求,必须要及时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结语
总之,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解决策略希望能给广大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新的思考,希望能对建筑行业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彬. 张军.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8(17)
[2]唐忠科.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N]. 陕西科技报. 2017-09-2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