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肖辉
[导读]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其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现
        摘要: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其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现。积极的将农业环保技术引入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使用,有助于改善农作物抗病害能力、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促使农业健康发展、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具有帮助。本文就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保技术;处理技术
        引言
        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的优势,积极的采用更多先进技术,应用于现代的生态农业发展中。虽然在实际的生产期间,还是会存在大量的问题,应当根据其不足的方面,合理采用现代化技术,从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多种难题,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长期发展。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其是利用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及系统工程等相融合的形式所形成。而且生态农业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自然条件及社会资源等有效满足生产新型农业形式的要求。对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不但会继承以往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而且具备现代生产技术优势。
        2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人类文明形态,它是以尊重和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目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存在与相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生态农业具有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的特征,依据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以传统农业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建立,能带来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农业发展上有所体现。我国在生态农业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内容,包括其发展模式、技术应用、效果体现等方面,实践中则基于不同区域特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农业的发展会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态农业的发展依靠传统农业经验,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较多,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对土地的损害较大,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改变较难,生态农业能克服传统农业的一些缺陷,如过量利用自然资源、对劳动力的消耗大、依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等,带来生产经营模式的精细化。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科学的模式,能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自然资源与现实需求的矛盾,通过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减轻劳动力的体力消耗,会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带来农业的产业化升级,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农业的建设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带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的生态农业在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新型的综合农业体系,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农业自身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为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环保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运用
        3.1电子杀虫技术
        生态农业传统杀虫技术使用的药物会污染土壤,但是引入电子杀虫技术后,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所谓电子杀虫技术,即结合害虫的多样化特点、个体特征等,有目的性将害虫消灭。比如,一些害虫存在趋光性、趋波性,所以可以在夜间利用特殊光源及灭杀设备吸引各种蛾类害虫,利用微弱电压将害虫杀死;亦或是结合害虫对气味敏感的特征,用特殊气味信号吸引、灭杀害虫,从而实现灭虫、保护农业发展的目的。

结合国内生态农业发展来说,积极引入电子杀虫技术,将有效灭杀害虫、破坏害虫繁殖环境,同时,还可以减少农业用量,降低了土地污染概率。另外,电子杀虫技术使用价格低廉,节约成本,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3.2土壤改进技术
        因为传统农业会导致土壤出现较为严重的板结情况,所以现代的农业环保技术,针对此种情况正在研发科学应对策略,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种土壤改进技术,以提升土壤的可重复利用率,降低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现阶段严重的土质污染以及土壤内部的生态失衡情况,专业科研人员研发出较为系统性的绿色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农药不同,其中的成分对土壤具有调节的作用,能够提升对种植物保护的整体水平。比如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优势明显,防治昆虫类的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拟青霉、虫霉以及病毒类制剂,专门针对病害的微生物农药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防治效果突出,具有用量少、持效期长等优势。再比如,土壤微生物改良酶制剂,它与化肥、有机肥不同,它不是通过给植物直接提供养分来体现进行土壤改良的,是通过活性的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来获得特定土壤效果,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好的繁殖和生长,促进土壤加速松软,更好更多的供给生命体的生长和丰收,有利于整个农业生产状态实现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
        3.3防病促生技术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虫害,若处理不当农作物会出现减产甚至于死亡等现象。传统处理方式主要以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该方法会污染土壤,容易影响农作物产量。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可积极使用防病促生技术。该技术通过电极线连接地面,连接期间电极线四周会产生很多臭氧等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对病虫害进行预防,而且对农作物健康生产具有帮助,其重点就是自动循环空间电场环境的构建。完成空间电场环境构建后,可以加速地表及农作物表面中有益物质运动速率,有助于及时灭杀病虫害、减少传播病虫害的途径,实现了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标。另外,空间电场环境借助杀菌、消毒等形式有效限制了地对空气传播病毒的渠道,延缓了传播病毒的速率。同时,防病促生技术使农作物生产环境更加健康、安全,消除了大量异味,改善了农作物光合作用效果,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产量。促使生态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生态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针对农业土地的简单整理,而是要实现对自然资源如何充分有效保护和利用的问题。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构建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案。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定期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大力的加强生态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及时引进一些先进的发展理论和技术,全面推出能够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与方针,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来全面激发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潜能。这样不仅能全面的构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特色和基本国情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同时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有的全面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光群.农业环保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9):36.
        [2]?李霞.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43,45.
        [3]?陆章伟.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8,(12):3.
        作者简介:肖辉,山东滨州博兴人,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职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工作,从事农业技术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