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探讨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何瑞婷
[导读]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内发展环境不断造成各方面的冲击,传统的办公设计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办公节奏的加快对办公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环境已经成为部分人士生活生存的第一场所,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科学的理念融入到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之中,并将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对于设计工作人员来说是严峻的挑战。
        广东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内发展环境不断造成各方面的冲击,传统的办公设计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办公节奏的加快对办公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环境已经成为部分人士生活生存的第一场所,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科学的理念融入到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之中,并将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对于设计工作人员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实例探讨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关键词: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一、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1.1人性化
        办公空间是为在此环境中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从人性化的方面来考虑,就要注意各方各面,这些问题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因素。舒适的办公场所不但能够使在其内的工作人员拥有一种满足感,还可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升大家的创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智力劳动的效果。舒适性是决定办公楼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舒适”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包括建筑声学、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环境心理学等;“安全”问题则涉及建筑防灾,装饰构造等方面的内容。现代的办公建筑设计考虑到能使高龄人员、残疾人员以及女性等特殊人群都可以无障碍的利用其工作环境,这种环境统称为无障碍环境。因此要对各种环境进行适当的配备,以适应高龄化社会和生育年龄中高年化的逐渐发展,使这种舒适的无障碍工作环境真正的为每一个人服务。
        1.2  智能化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目的是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快捷、有效的办公信息,其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各种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的为某种目标服务的人机信息系统,来实现办公业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自动化。伴随高科技智能控制系统在高层办公建筑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楼宇控制、消防、安保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已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控制子系统,成为今天的“5A”。某高层写字楼项目拟建于鞍山市铁东区中心地段,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城市商务办公等需求。该项目将提供一定的商业、金融、娱乐、餐饮服务面积,为城市服务。
        1.3交通便利性
        建筑功能空间要求分部在交通便利区,相对想要形成大的空间就比较困难。如果在建筑两侧布置交通核,不同性质的使用单元将在同一层面上形成,高效的大空间办公模式就会得到实现,采用这种交通模式,不仅有效强是实用功能,而且能塑造出有个性的建筑形象,有利于建筑造型的丰富。
        1.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无论是对于行政机构的办公建筑而言,还是公共性的企业单位办公建筑,在其设计过程中,都要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眼光。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办公建筑本省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办公环境,其将占据人类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在其使用过程中,不仅要能满足人员日常办公的需要,还要能够为办公人员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环境,提供休息休闲的环境。无论是对于建筑环境的硬件条件,还是智能化管理中的软件系统,在其设计过程中都要预留出相应的提升空间和标准接口,在未来的新型技术融入过程,减少融入的成本,为建筑主体自身的发展预留提升的空间。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各种新型建筑技术不断涌现,如何将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建设成为具有可成长性的建筑,建成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是建筑设计者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1.5坚持整体设计、科学融入的方式
        在现代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的不同理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对办公人员带来的影响也是各自不同的,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水平和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可能将所有的理念要求全都融合在统一的建筑中去。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够坚持“整体设计、科学融入”的方式方法,首先确立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根据业主方提供的核心要求,在整体上确立设计的大方向,在进行分部设计过程中,将各种理念的要求科学的融入到设计中去,综合考虑各种理念显现所需要的设备和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新型设备和施工方案的变更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所带来的影响,确保各项设计能够完全达到国家相应规范的标准。

整体上说来,我国的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各种理念的融合程度还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发展的整体水平,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不断熟悉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市,位置在南桥镇南桥路西侧,运河路北侧,场地东侧为南桥路,南侧为新规划的运河路,西侧为规划道路。北侧为包含本地块的16-04商业办公地块,本地块为16-04地块南侧的一小部分,建设用地面积为5914.6米。建筑退界北侧不小于5米,建筑退南侧道路红线不小于5米,退东侧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建筑限高80米。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该镇总体规划的要求,本项目地块及周边用地被定位为以“商业办公”为主题的综合商业办公地段。在本地块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址南侧及西侧规划了运河路及规划路,道路用地已占用了公路建设发展公司原用地的30%左右,大部分的建筑需要拆迁,为此急需按新规划要求建设新的办公场所。
        2.2构思理念
        设计的理念以上海特有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建筑文化特色为内涵,以南桥新城发展为契机,结合基地的周边环境,打造一个集商业办公、自用办公为一体的商务办公聚集点,并充分融合了可识别性、智能化、人性化等现代化的办公设计理念,亮相于世博会之后。在新古典主义的细腻、典雅、简洁的建筑风格映射下,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大上海世博经济链中新的闪光点。
        2.3总体布置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容积率为小于等于3.0,为此设计此地块只能考虑建设高层办公楼。且考虑高层部分尽量靠南布置,使得日照阴影线不影响北侧地块的使用。高层部分南北向布置,使南向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根据地块现状,办公楼主要出入口布置在主楼北侧中轴线上,西侧布置为办公次出入口。设计把南桥路及南侧运河路部分朝向让给了办公对外业务及接待使用,更好地提升了整个地块的使用价值。
        2.4建筑功能布置
        根据城市规划控规及设计要求,将主体办公楼设为15层及局部16层(64.05m及总高为71.95m);平面为长方形,南北朝向;立面上通过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利用花岗岩材质与竖向黑灰色铝合金窗对比形成竖向挺拔的建筑风格,
        单体设计主要依据功能为主,充分考虑办公的实用性。将建筑主要柱网设计为6.3X8.4米,部分裙房柱网设计为6.9--7.2X8.4米。充分考虑地下停车及办公开间的空间需求。现为满足停车车位的要求,设计两层地下停车库,地下主要功能为停车库及设备,人防用房等。
        2.5交通组织
        根据控规要求,基地东、南、北侧均不能开设出入口,出入口只能开在地块西侧规划道路上。但现规划道路未实施,为此现只能在东侧南桥路上原出入口开设临时出入口。待西侧规划道路实施后,临时出入口封闭,改由西侧出入口使用。因地块用地紧张且考虑紧张的用地内留出尽可能大的地上空地,布置其他的功能及绿化,为此在静态停车交通布置上将停车全部放在地下,并设两层地下停车库,重叠设置单车道出入口两处来满足消防要求,且放置在西北角与西侧场地出入口同侧使用。这样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对场地内部空间的干扰减少了,且在狭小的用地上,做到了功能最大化,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人流组织为办公主要出入口布置在主楼南北侧中轴线上,西侧布置为办公次出入口。对外业务及接待人流组织可通过东、南、西方向直接进入地块。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化办公建筑领域来说,其关键领域还是要看建筑的外观和实用,其中包括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等。提高工作场所质量和能源效能,加强安全使之能适应承租人的频繁改造是重中之重的目标。只有这样,办公建筑才能够为业主和承租人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并且节能环保,有益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景祥著,《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邵松、林少强主编.《高层建筑设计资料图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