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宇航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合同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而言,合同管理是其自身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时刻影响企业各项管理职能、权益维护职能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合同管理流程中的风险因素出发,对影响合同管理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并根据风险提出内部控制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企业合同管理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旦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使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本文就针对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控制策略,希望能为企业合同管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合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企业合同
前言
在企业运行、生产、管理中,合同扮演着重要角色。合同管理属于系统性管理行为,整个管理均是围绕一个特定的流程进行,导致企业会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最终造成合同管理风险出现。合同管理作为企业基础性管理内容,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企业运行。加强对合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分析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合同管理能力,也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本文将以此为基点,对合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1企业合同管理基本流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借助合同规划方法、调查方法等对合同对象进行明确,其他明确内容依次涵盖了拟定合同文本内容、审核内容、签署内容、分发内容和类型内容以及转让处理内容等。对企业合同管理进行阶段分层,即为合同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管理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分为合同策划内容、调查内容、初步确定内容、谈判内容、文本拟定内容;签署阶段分为合同正式签署内容、合同分送内容;履行阶段分为合同履行内容、合同变更内容和合同转让内容以及合同终止内容等;合同管理阶段,分为企业合同归档保管内容和执行情境评价内容。
2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
就目前来看,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包括了投标风险、合同条款风险、合同变更风险及合同索赔风险。就投标风险来说,主要就是企业在未中标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无工可做的情况,导致企业内部出现较大的人力浪费情况。在中标之后,企业要面对生产活动中的各项风险,若是合同签订过程不够仔细,很容易留下诸多风险和隐患,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合同条款风险来说。若是没有仔细查阅合同条款,很容易给后续的生产工作带来诸多风险,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查阅合同内容,对于不明确地方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避免后续出现纠纷和矛盾。就合同变更风险来说,主要就是在生产活动中很容易出现合同变更情况,此时就需要根据合同规定进行调整,若是出现合同条款之外的变更项目,就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就合同索赔风险来说,就是在合同履行中,一旦某一些出现违规操作,就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赔偿,最终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3合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3.1在合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阶段,可根据实际管理要求制定内部控制方法,通过不同流程具体化分析,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1)合同审计阶段的风险和内部控制。在合同审查阶段,风险主要是合同中的风险项目(或在发现风险项目后未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合同起草人(团队)没有有效考虑审核员的意见,从而导致风险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合同审计阶段的风险属于内部管理风险。在合同审核的内部风险控制阶段,可以进行批量合同审核,即原合同审核小组根据人员资质和能力分为两组。首先,“主要小组”负责审核,然后“最终级别小组”负责审核。两组内容的答复和重叠的差异发现两组意见,要求和合同起草人(团队)必须正确地重叠两组信息,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的详细信息以确保两组意见可以有效地应对之道。
如果合同审核小组人数少且不具有小组审核的重要性,则应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有效解决合同中的风险。在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合同承诺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合同审查过程,仔细分析合同内容,规避风险。如果存在明显而重大的遗漏和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以确保解决问题。合同修改后,应进行第二次审核以确保修改的合理性。
2)合同编制阶段的内部控制措施。合同编制属于合同管理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风险主要为合同策划风险、合同文本风险与合同谈判风险等。合同策划风险是指企业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地方法规、国家政策出现冲突,这种冲突导致风险的发生。在合同策划风险内部控制中,首先要对企业内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策划内容审核合同具体措施,在满足地方法规、国家政策、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实现合同内容优化管理,避免策划风险出现,保证企业效益。
3.2风险规避的控制方法
风险规避一般指合同风险中超出本体风险承受度,并有效借助相关合同而减少损失或者保障利益的现象。根据规避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合理分析,合同风险规避方法是非常可行的,其可以分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策略、中途放弃承担风险策略以及依次试探承担风险策略。
3.2.1风险分担的控制
一般可以通过合同业务的分包内容、担保公司的承担内容等其他方式来实现风险分担,进而合理控制合同风险。合同风险分担可分为担保公司担保方式和合同风险分散方式。企业或单位在实施合同风险分散时,将大额资金合同拆分为若干小额资金,并与其他不同的单位签订合同,以分散风险,减少合同损失,使风险最小化。
3.2.2风险降低的控制
企业或者单位在权衡成本利益时所采取的有效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为降低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来减少损失和有效降低风险,或者使风险控制到可承受范围内,确保实施企业或单位与合同内控的体系和制定相统一,这也是合同风险降低的有效控制方法。
3.2.3风险承受的控制
企业或单位合同控制的核心手段是风险承受,不断权衡成本效益,降低合同风险,对于款项结清以及金额小的合同,做好合理的合同风险承受范围的相关计划,从而保障企业或单位的效益最大化及合同风险最低化。
结语
合同管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随着社会、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合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对企业而言,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充分集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经营特点与组织团队特点,通过有效的分析、整合,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维护企业运营管理权益,提高企业整体利润水平。综上,对于企业而讲,合同管理至关重要,要重视对其流程的优化,实现风险的有效处理,提供合同管理的效率,全面分析制约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合同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李雪飞,孟繁璋,等.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及其风险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3.
[2]朱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会计论坛(会计之友),2011.
[3]王萌,王春兰.浅谈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内部控制[J].财经纵横,2014.
[4]郭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韦健.关于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