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黄春兰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春兰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高度重视。
        身份证号码:45080219890804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高度重视。建筑企业想要所有的资源都得到有效地应用,需要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和施工组织引起高度重视及其关注。这样一来才能杜绝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就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最终促使建筑企业拥有良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关键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在不断地增多,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对于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格外地重视。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中都伴随着造价的管理,而且造价管理的质量也影响着工程建造的效率以及最终的质量。建筑企业必须针对造价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为项目建设给予资金的支持。目前,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引发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出现,最终造成工程质量不过关。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不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编制
        目前,有一些建筑企业想要提高项目的最终经济利益,前期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就导致了预算也不够准确。这样一来,预算编制出现了问题,因此就造成了工程造价原始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精确性被破坏。当工程项目进行最后的结算时,部分企业采用虚报或者添加相关的工程量来达到增强施工总量的效果。然后又采用高套的工程造价定额以及提高施工材料的价格,从而使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的成本。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失去管理的标准,造价也会与预算不符,从而给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造成极大地影响。
        (二)造价管理没有得到建筑单位的重视
        大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的现场,造价管理的部门也是临时组建形成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和现场管理都没有充足的经验,也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部分签证没有引起重视,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出现超预算的问题。除此之外,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重视,引起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意见不合、施工图纸不合理、项目核算内容产生分歧以及工程造价严重脱离的现象,最终导致施工预算的不断增加,因此就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造价远远超过预算的金额。
        (三)缺少各方面影响因素的考虑
        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的繁杂。那么,建筑企业没有对各个方面的细节进行关注,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例如: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造价超预算的因素。目前,大多的建筑企业完全忽视了这些细节问题,进而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进度缓慢、工程成本增加、造价超预算的出现。
        (四)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
        在对于建筑工程进行预算编制管理的时候,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因为现代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所以预算人员的工作量也比较大、细节要求较高。在实际的预算编制的工作开展时,有的预算人员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也就给预算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有的预算人员没有重视预算制定这份工作,忽视细节的管理,那么就导致在实际的预算方案中出现了纰漏,导致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发生。
        (五)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设计变更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正式施工中,设计图纸对于施工的正常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一些设计阶段的人员没有进行建设场地的实地考察,因此就会造成设计图纸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上后期对于图纸和造价的审核不严格。那么,当正式施工的时候,因为图纸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就需要设计图纸进行变更,随之就会增加工程造价的成本。

这样一来,由于设计人员忽视了图纸设计变更会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施工工程造价远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前期的造价控制,合理进行预算的编制
        当给建筑工程制定预算方案的时候,首先要以经济、适用为基础,然后从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出发,注重环境保护,其次需要杜绝施工材料和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衔接出现纰漏,最后对于建设工程的筹资、经营方式和效益进行有效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所有资源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与此同时,在进行各种施工方案时,要针对施工先后参观以及环境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勘察,进一步提出相对科学、合理的项目的施工方案。建筑单位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随时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针对不可提前预知的费用妥善、灵活地进行调整或者管理,注重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明确施工图纸
        在实际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就要综合预算金额,进行系统地研究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图纸的无误性。接下来就可以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相应的施工建设。那么最为重要的还是对于施工图纸的确定,只有当施工图纸的确定后,才能够确保编制人员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后实施施工项目的预算管理重点。根据施工图纸制定大致的施工方案,进而算出工程的预算。
        (三)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预算的控制
        一般来说,预算控制和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出现一个部分的超预算现象,也就是对于整体工程的造价造成了影响。因此,就需要对于建设施工的全过程都要进行预算控制。首先需要进行定期的抽查;然后就是进行随机抽查,及时整顿监督中发生的问题,杜绝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最后就是重视全过程的预算控制,进行高效的控制各个阶段的建设项目成本。
        (四)加强审核工作,减少项目变更
        为了更好地防止预算超支的现象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预算审核的工作,把遗漏或者出错的概率降到最低。与此同时,项目变更也是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确定项目类型以及项目施工步骤时,就需要严格按照原计划进行。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固定的计算量的准确性,同时会大大减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出现。
        (五)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专业技能
        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由编制人员计算的。因此编制人员是造价运算的主体部分,也是建筑工程最终是否能够有经济效益的回收的关键环节。所以应该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大减少由于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而造成的造价管理误差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相关的建筑企业就要加强对于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培养,让造价管理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算工作时首先以法律规定为前提,然后进行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最终建筑企业能够得到相对合法的经济收益,奠定企业的形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成本的控制是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序有更加清楚地认识,明确知道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了解出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加大工程预算的管理力度,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给建筑工程谋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最后祝愿我国的建筑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地管理,施工质量得到相应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赵日常.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9):23-24.
        [2]苟川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4.
        [3]段晨.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居舍,2019(05):9+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