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抗浮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邓爱光
[导读] 摘要:随着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轻质高强”成为实现此类结构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54
        摘要:随着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轻质高强”成为实现此类结构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填塞聚苯块的现浇空心楼板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和功能性的同时,有效降低结构的重量和造价。但目前工程标准中对此类结构尚无彻底规范化的施工程序。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动态过程中,控制悬浮填塞聚苯块的稳定性和抗浮性,使其不移位,不上浮,并避免空心块对周围结构性受力构件的影响,成为现浇空心楼板施工中的关键控制因素。本文以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工程为例,研究了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中控制空心块上浮移位的关键因素及处理措施,并基于现有空心楼板浇筑现状,规范了此类结构施工的基本步骤。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楼板现浇 空心块 抗浮控制点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616450.64m²,地上建筑面积为332025.00 m²,地下建筑面积284425.64 m²。工程结构为框架结构,空心楼板位置标高为29.450m,设计空心楼板共计3块,2块27×36m(30-33轴/Ap-Ae轴、37-40轴/Ap-Ae轴)、一块为18×36m(33-37轴/Ak-Ae轴);空心楼板其中2块27×36m楼板厚度为1000mm,18×36m楼板厚度为600mm;肋梁采用缓粘结混凝土暗梁,内配12H,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fpkt=1860MPa。构件尺寸为中空心板尺寸为1000mm、600mm,肋梁尺寸为250mm×1000mm、250mm×600mm;此区域的框架梁为1000×1200mm、1000×1500mm。
        空心块为蜂窝状中密聚苯材质,空心块尺寸为800mmX800mmX760mm(楼板厚度1000mm)和800mmX800mmX360mm(楼板厚度600mm),均布于楼板内。空心块下缘距楼板下缘120mm,空心块上缘距楼板上缘120mm。空心块中心位置留有直径100mm的孔洞.
        二、 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
        1、空心楼板模架搭设
        模板支架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沿架体立杆高度设置的横杆步距为1.20m,最上部横杆距主龙骨底距离不大于500mm。楼板沿外立面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支撑架立杆底部铺设50*100*200mm垫木。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板面,规格均为1220×2440mm,面板排板尽量保证不出现板条。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48*3.6双钢管,间距小于600mm。U型托高度,找平主龙骨,然后铺次龙骨。最后铺多层板,校核标高。保证支撑体系与模板体系成为一体,稳定可靠。
        与普通混凝土楼板模板底板不同的是,由于浇筑时中密聚苯悬浮空心内模块的抗浮限位控制由穿过模板底板上的铅丝作用,因此在底板搭设前,应严格按照图纸标示的铅丝位置进行预打孔。打孔时应注意保证孔径准确,防止因孔径过大造成的湿混凝土滴漏或因孔径过小造成的铅丝无法穿入。底板搭设后,应提前穿入足够长度的锚固铅丝,并将其套在距底板最近的横杆上。
        2、钢筋绑扎与预应力筋铺放
        2.1 钢筋绑扎
        预应力空心板为在楼板上下层普通钢筋之间布置箍筋形成一道道肋梁与暗梁,在肋梁与肋梁(暗梁)的间隔中布置空心块。严格按照施工图先铺放绑扎板XY双向普通下铁钢筋,再铺放绑扎肋梁和暗梁的箍筋,然后铺放XY双向预应力筋,再铺放绑扎板XY双向普通上铁钢筋。板的XY双向普通下铁钢筋与同方向的暗梁下铁钢筋在同一层上,板的XY双向普通上铁钢筋与同方向的暗梁上铁钢筋在同一层上。
        肋梁(暗梁)箍筋的作用:(a)与肋梁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限制空心块的水平位移。(b)对于预应力空心板肋梁箍筋既方便预应力筋的定位,又对预应力筋起一定的保护作用。(c)能增强空心板的抗剪和抗冲切能力。
        顶板钢筋绑扎前要确保空心块与设计图纸位置相符,抗浮措施到位。顶板钢筋绑扎时,板钢筋不允许跳扣绑扎,且板筋与梁筋绑扎牢固,以防止内模上浮将板筋浮起。最后将12#镀锌铅丝与顶板钢筋绑扎,通过铅丝使顶板钢筋与模架连成一体,夹牢空心块。
        2.2 预应力筋铺放
        预应力筋布置在肋梁和暗梁内。

铺预应力筋时按如下进行:
        (1)按照施工图纸中预应力筋矢高的要求,将编号的架立筋安放就位并固定。为保证预应力钢筋的矢高准确、曲线顺滑,要求板中每隔1.5m~2m左右设置一个定位筋。
        (3)为保证预应力筋的矢高位置,要求先铺预应力筋,后铺水、电管线等。
        (4) 预应力筋的位置宜保持顺直,并须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垂直(绑扎时应保持预应力筋与锚杯轴线重合)。
        3、铺放空心块
        3.1 空心块的运输、保护与外观检查
        运输过程中需注意空心模块的成品保护,空心块到场后,应对其进行抽检,以保证外观尺寸,避免由于尺寸变形导致浇筑中空心内模与普通钢筋的碰撞和相互挤压。
        3.2 空心块的施放与注意事项
        按设计规定在肋梁之间铺放空心块,空心块与箍筋间应留有1cm ~1.5cm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空心块向下施放过程中,将已锚固在底板上的铅丝从块中心的留洞中穿入。此过程中,不得强拉铅丝,否则可能使铅丝断裂失效,甚至造成底模的穿洞损伤。
        空心块与空心楼板内的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0mm。绑扎其他肋梁外板上层受力钢筋和板的上层分布钢筋,空心块的限位采用水泥垫块(或Φ10@400钢筋)。
        有空心块的地方电管应尽量横平竖直铺放。应尽量走肋梁或暗梁中,如无法实施在局部可采用较薄的空心块过度,可现场切断空心块给电管留一个通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空心块切断后,应重新对未限位的部分空心块增设稳定限位措施。
        4、混凝土浇筑
        (1)空心楼板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要提前与搅拌站混凝土罐车进场后,由试验员逐车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2)为降低混凝土浇注和振捣时产生的浮力,保证空心块位置,预应力空心板浇筑混凝土时应水平分层浇筑,并连续浇筑,两层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1m厚空心板分3层浇筑,每层浇筑混凝土厚度为不超过40cm;0.6m厚空心板应分2层浇筑,每层浇筑混凝土厚度为不超过40cm,斜坡式推进施工,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振捣密实,防止在振捣中产生泌水。混凝土浇筑前,在钢筋上使用木脚手板平铺一道行人通道,防止振捣过程中人员直接踩踏在钢筋上,造成钢筋变形、定位筋、马镫走位等
        三、空心板抗浮处理措施
        1、空心块的限位原理
        肋梁内的箍筋与肋梁内板上、下层受力钢筋组成一种具有水平及垂直刚度的骨架限制聚苯填充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2、空心板抗浮限位措施
        2.1 空心板的抗浮控制点按梅花型阵列布置,抗浮控制点位于梁交叉处。
        2.2 由于肋梁上铁及分布筋与轻质聚苯填充材料仍有20mm左右的空间,所以通过设置限位筋或水泥垫块来固定轻质聚苯填充材料的垂直位置。根据设计,轻质聚苯填充材料离底部位置可以用12~14mm的钢筋段来固定。钢筋段要与下铁和分布筋绑扎牢固。在肋梁部位的底模上打8mm孔,并用铅丝从模板下穿出兜住板上铁,再从原孔穿回与木方或脚手架绑牢;当安放好轻质聚苯填充材料后,就可将铅丝在抗浮控制点处拧紧。
        2.3 为了保证空心板的抗浮加固质量,空心板下脚手架的最上层横杆距离空心板板底的距离宜小于50cm。
        结论:解决现浇过程中空心模块的抗浮问题,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模架体系施工、预应力筋的敷设、钢筋绑扎、抗浮控制点的设置、混凝土浇筑控制等环节的分析,达到了很好的抗浮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的同时,只有精细施工,积极探索空心模块的抗浮问题,严格现场施工管理,才能达到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最佳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浩, 贾艳敏.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抗剪加固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 046(006):110-117.
        [2]杨雪峰.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加固方法对比分析[J]. 中外公路, 2019, 039(003):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