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我国地铁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持续发展之下,尽管基坑降水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依然会受到场地水文、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降水不到位而引发的基坑失稳现象尤为普遍。对此,若要有效完成基坑降水作业,采取一套科学的降水方案尤为关键。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0引言
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技术工艺,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因此,对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分析,探寻施工技术要点对促进地铁工程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1应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1.1较大的施工难度
由于在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的地方进行相关的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所以采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施工地质环境,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很容易造成一些次生灾害。与此同时,施工区域的交叉使得施工的难度增大,无法发挥技术层面的优势,甚至会给工程带来一定阻碍,延长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应当开展施工难度的评估工作,认清当前的施工状况,寻求解决方案来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1.2过多的风险因素
应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需要兼顾周围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几十米深的地下进行工作时,由于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应该合理控制施工的整个过程,排除相应的风险。同时,在充分运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时,还需要辅助多项配套技术,配合该项施工技术能够完整地实现相应的功能。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考虑,结合地铁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要点,全面处理相应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一些较为细微的环节,充分对风险进行把控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效能的有效发挥,提升施工技术发挥能力,保证施工质量。在对地铁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从细微的环节着手,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使得地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承受能力。
1.3过高的技术要求
从总体的内容来看,多层潜水问题会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呈现。尤其是在运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带来一些自身的问题。将我国某地的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作为分析案例,在该施工环节中发现了两层潜水的现象,使得目前的技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此外,在一些施工区域还有存在疏干卵石潜水等情况,直接提高了施工技术选择的难度。由于降水的深度较高,增加了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加之诸多管道布设在地下,使得施工的难度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处理,从源头上提升整体的性能。
1.4过高的工期压力
通常来说,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与地铁深基坑施工两者是同步完成的。所以需要从施工安全上着手,按照设定的工期进行工序的调整,保证各自施工能够顺利完成。此外,还应该时刻关注降水施工的各种情况。以严格科学的标准完善现有的体制,减少施工压力,促进工程施工全面开展。
2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钻孔。在进行钻孔施工中,绝大部分都会选择BG旋转式的钻孔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成孔时出现的问题。现场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作业,确保钻孔直径及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要实时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在以后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借鉴。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不同区域的土样收集。
清孔。首先需要对降水管道清孔施工作业完成后,才能够施工降水管。
现阶段,大部分基坑降水工程中使用的清孔方法是多次清水清洗和置换。通过正循环或反循环的方式置换孔内泥浆,降低井孔内泥浆含砂率,置换出底部沉渣,并确保周边孔壁稳定,保证后续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
降水管施工。井下管道进入现场后,需要查看过滤器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的深度必须在下管之前进行测量。当井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首先需在过滤管两头分别安装1个符合型号的扶正器,以此来保证过滤管能够处于正中的位置。在进行井管焊接的过程中需保证焊接质量符合标准,焊接位置准确。
添加滤料。待降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在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向降水管外侧投放添加滤料。填料工作需要涵盖所有的降水井周边区域,还需要在滤料的上方进行压实,滤料多为粒径较小的细石,压实材料主要选择黏土材料。
洗井。该施工关节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展开,当添加滤料压实后,便可进行,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井底沉降发生的概率,确保降水井的结构安全性。在进行洗井作业过程中,不能一次性清洗,要进行多次。当井内清洗的水较为干净时,即确定洗井工作已经完成。在整个洗井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井内水样的抽检,目的是确定降水井中的水是否达到施工需求。
当以上五个施工环节完成后,还需要不定期地对井内水样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水样不符合标准要求,要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待问题解决后,再次进行水样抽检,经过多次往返的重复操作,确保降水井的水样满足施工标准。
3基坑降水井正常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地铁深基坑施工状况的影响因素较多,若降水井使用效果欠佳,必然会对正式施工造成影响,只有科学设置降水井后,才可以将水分有效排出,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以免因地下水过多而引发工程事故,既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也是提升施工效率的重要前提。(1)降水井要有足够的深度,必须深入地下。结束孔洞开凿作业后,应安排专业人员分析,检测孔洞的实际深度,要求该值与设计要求相符。(2)对滤水管采取加固措施。由于降水井施工作业时易产生大范围的扰动现象,为确保滤管可正常使用,必须对其采取加固措施,否则将会出现滤管贴近地面的情况,难以有效过滤。(3)所设置的降水井必须足够洁净。定期清理尤为关键,操作中选择的是清水,持续清理时间不可短于1d,检验排出水的状态,若为清水即可停止。若经过多次洗井依然达不到施工要求,则必须重新设置降水井。(4)灵活调整挖土速度。坑壁处导流,提升排水设施的应用效果,避免降水井内出现水流淤积现象。此外,排水作业时应检测水的流速,若偏快则容易出现基坑沙土大量流失的情况,致使基坑沙土含量大幅下降,长时间作用下还将对基坑的形态带来不良影响。为避免该问题,可填上适量砾石,以免沙土大量外流。(5)维持干燥状态。在开挖三眼浅井或是在施工现场修建管井时,此类施工中必须维持基面的干燥状态,从而给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底板垫层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采取了封堵措施,最终的施工效果良好,与设计要求相符。
结束语:综上,城市化进程大背景下,地铁的建设成为提高城市交通运输量的重要途径,但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深基坑降水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干扰因素相对较多,易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深基坑降水技术,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睿.地铁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5):70-71.
[2]张科.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3):248-249.
[3]王强.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29+131.
[4]黄锋.地铁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17,49(03):84-86.
[5]龚武雄.富水砂层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设计与施工[J].科技经济导刊,2017(06):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