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邮编:400060
摘要: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并非是完美的,存在着麻面蜂窝、裂缝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从而损害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对此,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科学、合理地部署现场施工方案俨然已经成为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合理的基本保障。正式落实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需要重点针对现场施工过程常见的技术要点与管理要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好可以从多个方面统筹规划、合理部署,规避以往施工质量不佳的问题。其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要点内容,颇受现场施工人员的关注与重视。针对于此,建议现场施工人员最好优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进行重点管理。
1.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在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建筑物的组成通常并不是单一的混凝土结构所能实现的,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对各种混凝土结构进行组合,才能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一般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就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首先在体积上比其他的混凝土结构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度也相对高一些,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同样很高,如果选择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就会直接造成施工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管控工作,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过程中,一般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一次性的浇筑工作,另外还要注意对施工温度的控制,因为水泥出现水化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当到达25℃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进而产生裂缝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2.1合理选择大体积混凝土原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想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发挥其价值,就必须在原料的选择上进行优化。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满足施工的质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其性价比。同时,对于混凝土原料中的骨料,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小、清洁的骨料,并且合理选择外加剂,用于降低水泥水化的温度,减缓水化热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一般包括水和水泥、骨料等:(1)水和水泥的选择。在该过程中,先要确保混凝土配制所使用的水要有达到相应的洁净程度,没有较多的杂质和污染。对于水泥的选择就更加严格,不能选择水化热性能过高的水泥,对此施工单位可以选择矿渣水泥,并注意水泥的细度,如果水泥细度较低,就能够降低水化热反应的效率。(2)骨料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骨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原料,施工单位在选择合适的骨料时,要尽可能选择级配效果好、岩石弹性较小、质量达标和清洁程度较高的骨料。骨料主要有细骨料和粗骨料,如果选择粗骨料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就需要选择粒径较大的,这样可以降低水化热的效率,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同理,选择细骨料也是如此,都需要通过砂石粒径的选择与控制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效率[1]。
2.2科学配制混凝土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包含了水泥用量、掺合料、外加剂和砂骨料等材料的选配。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先按照施工拟选择的防裂方案及目前所具备的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水泥水化热最高温差值,再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对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进行估算,若在混凝土抗拉强度允许范围内,那么就说明选择的防裂措施是可行的,能够对裂缝的出现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若没有在抗拉强度的允许范围内,那么可以通过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值、改善施工操作工艺、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提高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等进行重新计算,最终保障应力不超出允许范围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三是采用平均粒径大于0.5mm,细度模数为2.5~3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要高于15%,含泥量应高于3%,同时具有良好的级配。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造成温度应力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也就是说对绝热温升进行有效控制就可以减弱内外温差,这一点我们首先可以借助于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减少拌合水,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采用深井水降低拌合水的温度等。其次,可以借助于其他的施工技术来减弱总温升,具体包括:混凝土浇筑前预埋钢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借助于循环冷水来降温;最后,还可以通过相关的保温措施,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速度,具体包括进行蓄水养护,或者是覆盖防水草帘被等。
2.4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操作人员需要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科学测量和收集钢筋浇筑点、钢筋保护层尺寸等数据,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浇筑开始前必须要确保模板的清洁、平整以及数据完整。接着,在浇筑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着钢筋与预埋件的状况,如果发生了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2]。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分层浇筑法,另一种是推移式浇筑法。两种浇筑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同时,浇筑的过程中,要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如果不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就需要将间断时间缩减。操作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完全进入模板之后,要及时进行振捣,这样才能让混凝土在模板中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连续性。
2.5做好养护措施
浇筑作业完成之后,作业人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为了能够避免结构在后续出现裂缝问题,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保持关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养护作业,使其湿润度适宜。另外,温度的变化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所以在养护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采取均匀的降温方法,避免由于不均匀的降温而出现温度差,从而产生开裂的问题。同时,还应该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好相应的养护措施。在拆除模板之后,作业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工程的施工情况等,进行后续的养护作业,为综合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出重要的贡献[3]。
结论:
简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前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裂缝、麻面蜂窝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要在实际施工中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究,合理选择原料、科学配置混凝土、合理运输以及做好养护工作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保成.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7):189.
[2]顾思阳.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3-4.
[3]徐瑞娟.探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20(1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