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覃富隆
[导读] 摘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属于企业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从供应商质量管理入手,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5
        摘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属于企业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从供应商质量管理入手,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汽车企业间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伴随经济全球化的稳步推进,客户需求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质量管理已然成为企业获取用户信赖的关键因素。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整个企业质量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严重影响着整体汽车质量能否符合相关标准。能否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到位,将决定汽车企业是否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步骤
        供应商质量管理是利用对整条供应链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确保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进而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1]。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新产品研发阶段、样车评估阶段、小批量试产阶段、批量生产阶段、供应商日常管理阶段。
        供应商质量管理通过对产前产后进行阶段划分,可以分为预生产质量管理以及后期生产质量管理这两个不同阶段,预生产阶段主要注重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审查,而后期阶段则注重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就目前状况而言,在汽车行业当中,企业质量管理绝大多数是对产品质量的检查,大多数工作是用在对管理部门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上。相比较来说,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比较简单。
        2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不足
        2.1目前阶段,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中,仍存在明显不足。其中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缺乏有效管理。对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资质的审查,基于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的内部审核。首先由供应商审核部门自我评定,再由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部门展开审查,没有相关权威机构或者第三方的介入,缺乏有力监管。
        2.2管理部门对于供应商产品展开充分审核,并提出相关意见,但是并未触动制造商对于生产意见的反馈程序。在对产品分析检查期间,管理部门对于产品缺陷展开简单分析,并未进行进一步研究[2]。供应商在依据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意见进行分析,采用相应补救措施。但是在实践工作期间,这些措施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供应商在受到审查意见后并没有对其进行开展后续处理,从而造成反馈程序流于形式。
        2.3对于产品的审核流程不能太过繁杂,常规审核大致分为生产过程审核、产品检验审核以及交付质量审核,并在组装结束以前对其进行反复检查。在对产品展开检查期间,对于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期间的检查会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供应商应当对检查流程进行系统化规划,使其更加专业,从而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获取检查结果,避免成本增加,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占用。
        3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策略
        3.1在目前市场上,许多汽车制造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审查已经成为普遍做法。但由于管理部门专业性欠缺,造成审查可信度严重受到质疑[3]。必须加强对于第三方质量管理审查的介入力度,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审查工作效率。利用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供应商产品进行审查,并提供相应质量检测报告,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还能够对产品的进一步优化革新提供帮助。供应商可以直接选择符合检验标准的产品,避免二次检测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3.2供应商必须革新管理机制,首先需要革新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例如创建一个由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的质量革新团队,对供应商展开管理,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使供应商充分了解产品质量要求,进而提升自我审查能力。其次,管理部门要在所有供应商中甄选出拥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供应商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4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作用
        4.1通过对质量管理实践工作不断总结,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管理计划,从而完善对于零部件的质量监管力度。供应商必须对零部件的质量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从而避免重叠管理,进而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这种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将零部件质量问题项目展开有效划分,从而认定具体责任人。分工协作能够锻炼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且可以对细节展开更为细致专业的把控,进而使工作人员更具有责任心,使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以及业务范围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从而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4.2促进供应商生产工艺流程革新,可以有效避免生产流程期间不必要的浪费,还能够有效管理物流信息,对于大数据的统计调查,能够对客户需求量提供指导意见。由于客户需求越发细致,供应商的生产也更趋于精益化。企业下发产品订单,供应商会迅速做出反应,对于主机厂相应配套计划的变化,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企业在收到对产品的变更要求后,利用生产系统进行调整,修改生产计划,迅速反馈给相关部门。
        4.3供应商大多欠缺评价管理机制,监管手段严重滞后,无法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促进供应商开展绩效考核机制,从而对团队以及工作人员展开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估必须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一定要加强评估制度的建立。在制定绩效考试机制之前,必须充分征求各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分析,从而使制定的绩效考核机制更具说服力,可以更为有效的激发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在考核机制中,要明确奖惩措施,充分体现劳动贡献同工资收入成正比。进而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转化为客观真实的劳动成果,绩效考核计划能够令工作人员明确工作内容,厘清责任分工,引发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等级职务的绩效奖金应当有所不同,不同部门的奖惩制度应当各有区别。通过激励措施的制定,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工作带来的回报,从而保障产品项目可以按时完工,并且能够做到保质保量。
        4.4有效合理的控制产品质量以及成本投入,首先,必须定期组织供应商同公司之间的有效交流。供应商充分评估生产的产品,从而使质量管理部门发布供应商评估报告,进而能够对供应商的关注点进行有效识别,进而在将来的产品评价中包含此类焦点问题。其次,要精准掌握供应商的产品需求,了解供应商的顾虑,并通过自身了解的相关数据信息整理到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依据数据信息,从而在产品审核过程去除重复程序,进而降低质量检验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商管理制度能够持续健康运转,最重要的是依靠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产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标准,提升了供应商的生产质量水平。就目前而言,整车生产制造企业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开始建设较为完整的配套设施,为了抢占更为广阔的市场份额,供应商必须拥有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供应商质量管理,是其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逐渐成为供应商最为关心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郭其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浅析[J].时代汽车,2019(02):163-164.
        [2]胡健.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相关讨论[J].时代汽车,2018(08):142-143.
        [3]周金杰.浅谈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J].汽车实用技术,2018(14):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