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国内的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就是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监督各个领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各行各业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情况。经证实,导致发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因此国内近些年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作受到较深影响,从而无法取得任何显著的治理成效。不仅如此,当前的生态治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散点式工作、缺乏执法力度、自然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等等。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引言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国内的工业经济迅猛增长,逐渐成为与建筑行业、农业并驾齐驱的重点发展行业。作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之一,工业经济的发展状态关乎到国家整体的发展趋势。虽然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国居民的生存空间极具缩减,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新一轮的国家大部制改革中,“多规合一”政策的颁布与落实帮助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加强了工作力度,明确了工作思路,在生态修复以及保护的道路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管理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主要由空气、水分、土壤以及其他物种构成,自然环境的任何变化均可直接影响生物的存在及其生存空间。除此之外。自然资源具有较大地域性差异特征,其差异内容主要就是各地区之间的海拔、地形、空气密度、土壤密度等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说,自然资源对人的生活意义重大,反之对人的犯罪行为同样存在一定影响,这里简单分析一下,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地域性差异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等等[1]。
(二)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或使用的物质。在科研水平不断上升的今天,自然资源具体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不可更新资源,诸如各类金属与非技术矿物、化石燃油等等;其次是可更新资源,所谓的可更新资源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再生并投入循环使用的资源,例如生物、水分以及土地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风力、太阳能等新兴资源也被列入了无限资源,无限资源就是该类型资源在利用后不会致使贮存量减少。当前国内倡导的环境保护主要就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换言之我国居民以及各行各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增殖等等,基于此,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以及循环利用能力,因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2]。
(三)自然资源管理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从性质上判断其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资产性及多用性等特征,但是自然资源的稀缺并非绝对稀缺,而是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地缘政治等因素所致的相对稀缺。想要有效管理资源资源资产,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资源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虽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但是给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各领域应当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并考虑其可再生能力以及可循环利用性,以此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效益[3]。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具备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当前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相对紧张,但是并非所有自然资源均可称为自然资源资产,考虑到资产一词具备一定的边界性、可度量性、归属性以及稀缺性等基础性质,因此当前社会对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一定的性质考量。严格来说,太阳能即为自然资源的一种,但是从资产性质上分析,其不能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领域认知自然资源的角度不同,因此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在地质学家看来,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资产,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除去地质学家之外,其他学者认为矿产资源仅仅是稀松平常的砂石而已[4]。
二、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管理的调查与评估
实际生活中,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的调查与评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南北文化差异巨大,因此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界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资源统计主要包括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调查等,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权责划分、估算资产价值以及登记权属状态等。理论上讲,资产的意义在于其价值量,而从实际上讲,想要实现资产价值量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对资产价值量的考察代表着价格的定义,但是就当前市场现状分析,国内的自然资源体系并不完善,以此大部分的城建用地并未实现有偿使用,从而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平衡关系,阻碍了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5]。
三、生态修复与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前文提到,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利用,就国内整体发展现状来说,近几年的生态修复成效较差,问题主要出在生态修复的散点式工作体系。举例来说,在传统的生态修复工作中,相关部门将增加耕地、可建设用地的面积作为主要的工作目的,基于土地整治基础,水利部门又将水土流失治理作为主要的工作目的,虽然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立,且工作目的已经明确,但是这种散点式工作体系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由于严重缺乏系统性,因此生态修复成效也极其有限。除了散点式工作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生态修复成效较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相对薄弱,众所周知,只有意识上得到提升,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效用,进而对国土空间规划带来积极影响。结合国内当前的城市空间规划状况而言,国内始终沿用传统的规划思想,而低效的生态修复效率进一步影响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现阶段,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两者之间的规划相辅相成,想要稳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规划,并促进其从理念转向实践发展,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型发展[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首先向读者简单介绍了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管理的内涵意义,让读者对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所了解。其次,通过调查与评估的方法,笔者探究了自然资源及其管理之间的个体关系,并且深入研讨了国内当前的生态修复现状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现状,突出了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对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最后,透过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管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空间规划与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从而进一步明确城市设计者的国土空间规划使命。谨以此篇,供相关文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林坚,赵晔.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及趋向[J].城市规划,2019,43(9):20-23.
[2]焦思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解读(下)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J].青海国土经略,2019 (3):44-46.
[3]焦思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解读(上)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J].青海国土经略,2019(3):41-43.
[4]茹小斌,祖健,张力文,李小峰,陈爱琪.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德国经验启示及海淀区的探索[J].国土资源情报,2019(5): 8-14.
[5]苏世亮,吕再扬,王伟,肖扬,虞舟鲁,赖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J].地理信息世界,2019,26(4):20-23.
[6]黄征学,滕飞,王丽.深入推进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的建议--以宁夏国土空间规划试点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