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肖雪
[导读] 摘要: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民民生建设高度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予以支持,其中,工民建工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在建数量还是施工建设的质量都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
        身份证号码:45030419830119XXXX
        摘要: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民民生建设高度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予以支持,其中,工民建工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在建数量还是施工建设的质量都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结合以往的施工来看。工民建工程,往往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质量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质量保障方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正是施工中运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都离不开这种技术的支撑,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如果得到有效应用,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而且还能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对于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效果明显。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泥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施工中混凝士质量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水水泥以及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当地的水质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混凝士的强度。对于外加剂。首先要进行质量检查。同时,还要控制水灰比。
        2、施工质量方面: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了过度的振捣模板和垫层过于干燥,从而导致混凝士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使得外层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在水分蒸发之后,就容易造成凝缩裂缝。而模板以及垫层洒水不够,就无法有效吸收水分。这样一来,受到过分振捣的混凝土被抹到墙壁上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3、骨科与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也是混凝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质量水平对混凝士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骨料的总强度恒定时,砾石表面比鹅卵石粗糙得多,并且它与水泥浆之间的接缝紧密性和充分性要大得多,因此混凝土的强度相对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一般将混凝土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远小于粗骨料,因此在该领域没有太多的研究和讨论,但是细骨料的质量仍然对混凝士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二、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材料在整个施工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施工中所用混凝士的质量有基本的保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此,对于混凝土质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士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律不允许出现在施工-线,这样可以很好地把控好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材料。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需要对其他方面的材料质量予以严格要求:第一个方面是水泥。在进行抗渗混凝土配料室,应选择硅酸盐水泥保证其强大于32.5MPa同时要求水热化指标小于275KJ/kg。第二个方面是骨料。由于混凝土搅拌这种,粗骨料的颗粒极易造成空隙、间距等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士的抗渗性。因此对于骨料的选择应尽量采用颗粒均勻,且最大不超过31.5mm的机碎石骨料含泥量应小于1%。为了保证混凝土后期收缩较小在细骨料方面应采用中粗砂同时保证其含泥量小于3%。
        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强度控制技术:只有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于强度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并经过不断实验,选择更加科学而合理的施I方法,进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起抗压强度以及添加量的计算则主要通过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此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应该尽量选择标号比较高的水泥,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同-个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但是不能将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合在-起使用。最后,还应该通过水胶灰配置比例的合理设置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情况下,水胶灰比例比较小的情况下。混凝土会具有比较高的强度。

如果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胶比例是相同的,那么卵石与碎石这两者之间的混合配置可以使得混凝士的强度比较高,也就是说,在配置混凝士的整个过程中,采用碎石材料可以在-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的12个小时之内覆盖养护混凝土。首先是在拆除模具之后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水,这个环节应该有7d以上的养护时间,喷水环节的频率应该根据具体的混凝土情况来确定,但是标准就是让混凝土的表面一直是湿润的。如果施工在温度长时间处于5°C以下的冬天,最恰当的养护措施有以下两种:其-是应用蓄热方法进行养护;其二 是在外层添加一层外加剂进行养护,从而有效避免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現混凝士强度降低问题。
        三、提高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1、严格的监督把关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必须对混凝士的配置比例进行严格的监督把关。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原料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混凝士的配制:混凝士的配制,对于混凝士的使用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制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制方法作为依据,为混凝土的使用质量提供保障。
        2、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施I质量控制离不开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要充分的发挥监督管理体系的作用,借助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加大奖惩力度,建立合理完善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促进工民建施工的发展。
        3、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振动保持的速度,并尽可能快速插入和慢速拉伸。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度振动和泄漏。最后,为了达到消除混凝土内水分和气泡的效果,最好采用二次振动和二二次擦拭等技术。这些是在混凝土振动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些常用且有效的技术。
        4、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1)混凝土配制与运输技术。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料数量,严格按照配套比例进行。规范混合操作,严格规范混台,运输和浇注过程,防止混凝土质量受损。在混合过程中,严格按照排出顺序添加原料,将水量控制在适当的量,并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程度。在混合过程中,及时检查材料,促进混合质量的提高;在混凝土的运输中,混凝土的运输通常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由于长距离或其他原因,避免过长的运输时间,导致混凝土跌落指数超过标准。(2)模板设计与安装技术。在房屋结构的具体施工中,模板具有支撑作用,必须确保模板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稳定性。并且要确保模板在使用模板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变形和其他缺陷,并且应该分析模板构建计划的成本。选择模板构建计划后,需要选择模板材料。还要考虑其使用,维护等的便利性,还要考虑它是否具有回收功能。对于模板的选择,主要原因是确保模板的内部结构合理并且可以均匀地施加压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不要不断的优化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何跃雷.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5,(22).
        [2]徐海生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I技术的应用探析[]江西建材,2015,(2).
        [3]佚名.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C].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