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摘要:在精益生产相关理论中,“零库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这一思想的精髓的体现,是库存管理的最优状态,也是很多企业一直以来在库存管理持续优化的目标。本文将以精益生产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和研究在绿色供应链背景下,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策略,具体从利益分配、信息共享、协商机制三个方面展开优化。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
引言
随着精益生产思想在企业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获益,也使精益生产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被认为是精益生产的最为关键的部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节能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精益管理中还要充分重视环境问题,于是绿色供应链的概念逐渐被人们熟悉。对于库存管理来说,如果无法让库存与环境和谐共处,如果不能降低储存管理中的高能耗,这也意味同样意味着供应链受到了阻滞,对企业的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
1精益生产理论概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对于企业来说,绿色环保不仅成了时代的要求,也成了相互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不仅企业发展要绿色化,供应链管理同样需要绿色化。于是精益生产理论也随着而不断延展,从传统的管理学领域不断拓展,并且开始了经济角度的研究。在传统精益生产理论中,企业的管理效果体现在成本管控、库存管理、产权管理方面,只有从这些方面做到零浪费,才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仅以最大化效益[2]。而库存管理作为精益生产中的重点关注理论,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做到零库存。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传统精益生产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评价企业管理效果的方面不仅包括了企业的供应量水平、库存水平、质量水平、经济效益,还包括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只有保证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其余所有的一切才具有意义,这也是绿色供应链产生的背景。所以库存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必然需要相应的发生变化,追求零库存固然是重要目标,但同样需要遵循绿色约束,减小库存对环境的影响。
2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绿色供应链库存管理发展现状
2.1精益生产理论下物流管理相关的生态问题
库存看似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事实上库存是动态的,是将产品从一个场所转移到另一个场所暂存后,再向其他场所转移的过程,库存不是产品流动的终点,仅仅是一个过程。所以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是维持库存水平的基础,也是库存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物流就是产品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部分[4]:一是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包括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运输工具带来的噪声污染,运输工具本身消耗的大量能源等等;二是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包括物流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的对运输工具需求量的增加,进而使得各种工厂增加;物流行业的繁荣对道路体系的拉动作用,使得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建设对自然环境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破坏;三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潜在破坏,比如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品泄露、爆炸、火灾等事故,这些事故在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2精益生产理论下库存管理相关的生态问题
对于库存管理来说,其中的很多工作内容同样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中仓库本身的建设和养护是一部分原因,库存的产品是另一部分原因。首先,库存管理必须需要建设符合相关要求的仓库,仓库建设中可能会使用很多非环保材料,诸如PVC板、不干胶、非环保油漆等等,这些材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次,仓库中的产品,可能会包括易燃易爆品、危险品、辐射品,这些物质大量存在就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管理疏漏,导致危险品泄露、爆炸或燃烧,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另外,库存管理中可能会排放废水、废气,也是潜在的生态环境污染源[5]。
2.3精益生产理论下装卸环节相关的生态问题
在装卸作业中,同样可能存在影响生态环境的工作内容,比如装卸过程中发生的物品泄露、爆炸等等事故;另外随着当前自动化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装卸作业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
3精益生产理论下绿色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策略
3.1利益分配策略
在一个团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必然会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在追求机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个体利益合理化;这两种选择有很大的冲突。在传统的企业合作模式中,企业必然会选择前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然而在全供应链系统中,如果每个个体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导致全链的整体利益受损,也必然意味着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够实现目标,于是供应链也就难以维持运转。所以,在这样的供应链体系中,每个个体都必须要牺牲自己的最大利益,获取合理利益,进而赢得供应量的最大化利益的同时获得长远利益。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同样需要采用上面的利益分配原则,才能有效解决供应链中不同环节、不同个体、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而实现整体最优化。如果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库存管理中必然会将成本向其他企业转嫁,进而是其他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这样的共赢链体系是难以有效维持的。
3.2信息共享策略
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绿色共赢链管理,必须要以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作为基础。而当前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国家发布的一些列政策,诸如《“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则为互联网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这对于绿色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比如,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全供应链信息共享,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位于供应链的任何产品的实际状况,这对于提高库存管理的质量,提升供应链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3协商管理策略
精益生产理论中的绿色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即使都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冲突和争议。比如下游企业想实现零库存,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上游企业会面临着较大的生产压力;同时作为下游企业往往会对上游企业提出很多较为苛刻的要求。所以企业之间必须要具有统一的、有效的协商机制。在这样的协商机制下,供应链各方能够针对问题展开有效沟通,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优化。
4小结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绿色供应链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有效的信息共享作为基础,形成统一的协商解决机制,这样才能够让供应链上的各主体密切合作,实现整体性的最优,并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陆扬,苏燕,赵攀攀,等.精益管理在流动分析仪零件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18,(2):174-180.
[2]孙晓伟.精益化管理在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18,(2):40-41.
[3]李赓,胡笳.实施备表精益化管理降低库存超期率[J].农村电工,2018,26(2):49.
[4]刘佳琪.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绿色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1):191-192.
[5]姚景辉,王凯,刘俊豪,刘瑞佳.绿色供应链的废弃物库存风险管理[J].中国市场,2020(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