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院华创(武汉)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美化程度,所以,风景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快风景园林设计,提高植物品种的选择和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分析
1.1景观性原则
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目标上看,其主要是为了让园林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景观性,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从景观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不同种类植物的观赏价值和造景功能,充分发挥每一种类植物的作用,从而达到艺术设计的目的。此外,对于不同季节的植物,应分析其形态及生长过程,做好植物的整体布局,从而进一步增强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1.2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的根本性原则是生态性原则,其充分反映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故而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定要让所有植物能都按照其生物特性健康生长。究其原因,每一类植物对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植物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排他性,若没有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那么植物之间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因此,首先要从每一类植物的生物特性、物种竞争、习性等维度入手,科学制定相应的配置方案,从而让所有的园区植物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继而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城市园林的植物优化中,除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之外,设计人员也要注意植物的因地制宜,很多植物对于生存环境都是有要求的,设计人员必须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生存习性,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植物优化。像杜鹃花,茶花以及红叶李,都喜欢一些比较酸性的环境,而海棠喜欢弱碱性的环境,珊瑚树和菊花对于酸碱性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它们比较注重生存土壤。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种植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接触到很多的植物,其中包含一些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的植物,所以在实际的植物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还可以对植物进行一些划分,甚至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的策略
2.1景观设计策略
2.1.1层次分明
为了避免生态型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过于单调,从而影响其观赏性,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运用搭配艺术,合理搭配景观植物,根据不同植物的品种、高度以及叶色等进行分层搭配,合理配置乔木、青草以及花卉等,分层配置,使其高低分明、赏心悦目。一般情况下,应当选择高度不同、花期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比如,可以将灌木、乔木以及草坪搭配成三层景观或多层景观,并在绿地上多种植其它植物,以提升景观观赏性。
2.1.2四季分明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想展现出不同的美感,设计者就需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特点以及观赏特征合理配置,使得生态园林在一年四季展现出不同的美感。园林设计者要避免将具有观赏的景观集中在一个或者两个季节,导致其他季节的生态园林失去观赏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态园林的景观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分为多个区域,然后根据季节特征配置合理的植物群落,从而使园林在每个季节都展现出一定的欣赏价值。
2.1.3突出核心景观
每一个生态园林必然都会有本身核心的景观,其他景观设计以此为核心向周围辐射,因此,在规划建设生态园林时要注意核心景观的设计,包括核心景观的位置、大小、色彩搭配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设计。由于生态园林设计主要以绿色为主,因此,在核心景观设计上就需要一些创新,如果核心景观仍然以绿色为主,则生态园林在整体色彩搭配上就会显得单调,缺乏吸引力。园林设计者应当根据园林核心景观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一方面要尽量丰富核心景观的色彩,一方面要注重突出核心景观。
2.2植物配置方法
2.2.1运用自然比较及衬托手法,优化不同种类植物相互间的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以不同种类植物的自身形态为基点,依据植物叶片、外观及鲜花颜色展开全面比较。比如,在进行树丛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一类树木能否有机融合,能否有序更替,从而有效防止出现混乱配置的情况。其比较方式应运用水平、垂直等方式,从而更好的呈现植物的色彩、明暗成效、外观等。运用存托和自然比较手法,对不同种类间的植物配置进行优化,具体包含以下三点:
(1)推进动态趋势及协调感官成效的协同呈现.每一类植物的外观都不尽相同,其中有些植物呈现动态发展趋势,有些植物则是相对规整。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协调好园区中植物和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从而让观赏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每个植物在其相应生长时期、生长季节的不同转变。(2)注重园林景观起伏、节奏成效的调节。在园林狭长地带或道路两侧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空间元素的因素,从轮廓转换和纵向空间展开,让其高低更具备协调性,在高低起伏的配置下,能让园林感官更加具备节奏感,从而让园林给予观赏者的感官更加灵活。
2.2.2依托生态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推进合理种类及数量植物的配置
每一类植物的生态特点和形态都不相同,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及环境的实际状况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有机统一种植地生态条件和植物配置的生态习性,并且还应当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条件,确保植物长期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并凸显其特有的欣赏价值。利用生态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推进合理种类及数量植物的配置,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四点:(1)根据园林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地质特征,科学选择相匹配的植物,让环境和植物能够相互适应,防止两者出现不兼容的情况以及出现无法优化当地水源、土壤、气候的情况。(2)根据每一类植物对阳光的不同需求,合理分配其种植方位。(3)依据生态园林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开展不同种类植物配置。对于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而言,既要发挥绿化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要发挥其抗污染、隔音、抗风等功效。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为基点,科学的选择植物,比如在一些重工业地区,可以选择龙柏、桧柏等植物。(4)依据绿地分类标准开展植物配置。针对不同生态园林的绿化改造,依据绿地分类标准,开展合理的植物配置。在儿童游玩区域,应尽可能挑选体态偏矮、色彩绚丽的植物,如金森女贞、红花檵木等,增强园林的安全性和景观活力。与此同时,杜绝引入带刺、带毒的植物,诸如夹竹桃、构骨等,防止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植物的优化配置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园林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当下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来说,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者,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去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根据当地的环境去选择合适的种植植物,还要从时间变换和整体布局的角度出发,对植物进行更好的选择和规划,从而构建出合理的具有美感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叶杨杨,辛强.分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优化配置[J].现代园艺,2018(22):94-95.
[2]李雪侠.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优化配置标准化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6(11):136-137.
[3]高旭,崔雨.关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6(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