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泽汇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3
摘要:现当今,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但是,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低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这样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甚至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人员及建筑物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部分,在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应用相关的技术保证建筑物整体施工的质量。在工程施工中,结构模板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灌技术都是经常用到的施工技术,对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有重要的作用。
1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一般划分有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建筑装饰与装修分部、建筑屋面分部、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分部,建筑电气分部,智能建筑分部、通风与空调分部、电梯分部等九个分部。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是指在地基基础之上,承担、传递所有上部荷载,维护上部结构主体性和稳定性的承重结构体系。建筑物的全部重量通过主体结构传给地基与基础。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强度及稳定性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它关系到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合理的钢筋施工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钢筋的品质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钢筋的规格型号以及具体的性能参数满足结构设计的性能要求,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坚固程度以及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力。在钢筋的采购环节,企业不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要选择一些正规大型的钢筋生产厂家进行合作,而且在钢筋购进的过程中,厂家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原件、产品备案证原件(复印件必须盖备案企业公章)、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具有检验人员与检验单位证章和机械、化学性能规定的技术数据、螺纹钢筋表面必须有标志和附带的标牌。为了提升钢筋施工的效果,在对一些水平构件进行绑扎的时候,需要在施工之前,在施工面铺着一些木板,避免人为的活动对已经完成绑扎的构件造成破坏,在钢筋绑扎完成以后,要由现场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对钢筋施工效果进行检查,要做好记录工作,把绑扎的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有效提升整体的钢筋施工质量。在楼板钢筋的绑扎过程中,可以采用间隔绑扎的方式,但是必须要保证绑扎的紧密性,在梁和柱的钢筋交叉点,必须要采用全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铁丝要呈八角形的样式。钢筋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图纸中的内容来制作构件,保证钢筋的型号与设计方案中完全一致,把钢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2加固技术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房屋建筑的质量是由实际施工情况决定的,选择适宜的加固工艺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保障其发挥出建筑的多样化功能。施工中影响建筑质量因素有工程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施工相关设备以及周边环境气候等。由于施工不善导致房屋主体结构出现明显开裂、墙体变形、严重时出现错位断裂现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并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可知建筑加固技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常用的加固技术有(1)加大截面加固法(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4)粘钢加固法(5)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6)绕丝法
2.3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的质量会关系到最后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还关系着主体结构最后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不同模板的材料有不同的应用基础性质。因此,这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具体的思考,选择正确的材料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总体的施工效果。
2.4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来实现浇筑工作流程,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实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在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要使用交替灌注的方法进行两侧柱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柱混凝土在交替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每次浇筑的高度不得高于50厘米,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导致模板在大量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变形,影响柱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浇筑柱体进行合理的设计,将每个浇筑的主体进行编号,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次,当使用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弯曲的管道,要保证输送挂管道的质量,并且保证管道的严密性,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5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占据重要位置,其不但与施工进度有关,还和施工质量有莫大关系。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对一些薄弱位置进行防水处理,比如房屋的阴阳角,在正式施工前,务必做好附加层。另外,在对建筑底板上的钢筋进行绑扎时,若想避免钢筋碰掉砂浆的保护层,或是刮掉墙内的防水层,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绑扎前,务必布置好临时使用的纤维板,以起到保护防护层的作用,应使用随拆纤维板和随浇混凝土的办法。待外膜完全清理掉以后,则进行外墙防水工作。此项工作需要严格依据外墙内贴的方式进行,拆除墙底压顶的保护装置,随后做好防水接头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地下室的施工裂缝,施工人员要应用2cm厚的钢板止水带来处理裂缝,若是在施工中碰到地梁则会影响钢板止水带通过,这时需要绕行,保证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可以满焊,没有一点缝隙。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化的施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增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57-158.
[2]倪红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8(1):104-105.
[3]叶艺聪.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8(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