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200019830127XXXX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现已成为一种管理文化,其是在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之上不断精细化得来的,包括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等,是常规化管理在思想和管理模式上的优化,能够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工程项目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保证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精细化;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与粗放型管理相比,是将施工过程中的职责进行细化分工,一旦施工中存在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部门,及时给予解决,所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控制施工成本的投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并制定好解决方案,减少施工企业的损失。现代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个性化管理,呈现逐层递进的关系,其理念逐步深入,这也是建筑行业深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到工作中,权责明确,协调好各个管理环节之间的关系,将管理工作深入到每一环节中。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量在不断增加,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质量监管体系的支撑。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缺乏系统性的组织结构,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实际施工开展的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审核、建筑环节的规划、现场监督和施工操作监管等各方面缺乏细致的管理条例,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施工现场得不到有效管理,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2.2施工人员素质过低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仍旧沿用劳动力密集型模式,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工资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他们基本上只接受过初中义务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只有小学学历),文化程度低,素质差,擅长重体力劳动,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但他们无法胜任高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筑施工,他们的综合能力差,缺乏质量控制意识,也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天天重复着相同的浇筑、绑扎、振捣,而不思运用新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误操作、低水平操作屡见不鲜。
2.3材料设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与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情况决定了工程整体的功能和完成效率。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对工程材料严格审核的规范化程序,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现场,工程的完成质量缺乏保障。除此之外,工程项目需要一系列机械设备的支持,若施工建设单位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拖缓工程的整体进度,对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建立健全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意识,还要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正常施工作业的发生,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所有工程环节的施工技术,以确保这项技术的充分实施,充分发挥其作用。
3.2人员精细化管理
建筑企业应在施工过程和安全生产方面对新招聘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制定的施工过程,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理念,满足现代精细管理对建筑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建筑企业应该给农民工一定的专业发展空间,这可以吸引农民工在户籍、住宿、工资等福利方面长期从事建筑工作,避免建筑企业因人才流动而面临频繁的人才短缺问题。
3.3安全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管理目标之一就是在施工过程不要出现意外事故,对于施工工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时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态,对于天气变化要对施工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建立健全安全施工体系,让所有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人可以真正的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了起到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充分利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的约束作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所制定好的施工计划中对各个工作区域的划分,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材料的堆放,以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同时还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正确分类各项施工材料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工作。对于工人的施工操作要有严格的标准,施工现场一定要求工人带上安全帽等防护工具,避免违规操作和疏忽大意造成的意外。
3.4进度、预算精细化管理
(1)要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科学制定各类施工计划,全面考虑有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以确保工程施工得以按期、顺利进行。(2)充分考虑施工资源储备和作业现场条件,合理配置足够的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员,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应定期组织施工进度协调会议,有效了解各部门的实际需要,有效处理重要问题,确保施工任务能在规定的项目进度内完成。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做好全面预算规划,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5制订精细化管理的施工方案
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施工单位要做好沟通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更好地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要先了解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周围施工环境等,并整合可能对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便于企业制订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供条件。此外,企业还要制订并完善施工管理方案,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尤其要预想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预案。最后,对于原材料采购环节,企业除了要关注价格之外,还要关注质量,比如企业为了强化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以制定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来提高采购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材料的质量,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或者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将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实到管理各个环节中,这对他们积极参与目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6加强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需要从管理人员入手,组建合理的物资管理队伍,优化物资管理结构,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在采购方面,需要将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合理配置,将物资以最经济的方式供应到施工现场,以此降低工程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市场的变化幅度大。施工项目需要做好市场分析,了解市场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获得正确的价值信息,分析的目的在于为施工企业后续的经济活动做好准备。同时,在物资采购数量合理的前提下,让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都能实现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必要时企业还应该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构建信息网络,对项目部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3.7对机械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机械设备,要想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其功能,就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其可以有序运转。首先在采购环节就应当加大管理力度,要依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同时还需要结合设备的性能以及价格进行选择。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安排专人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方便后续的维修与检查。在施工期间还需要使用到很多精细的仪器设备例如经纬仪、水准仪等。一旦这些设备的精准度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操作这些精密仪器并且做好存储工作,定期对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检查与维修,从而保证其精确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对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把控,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相关细节。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安全、成本、进度等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整体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琨.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31):115,127.
[2]王震.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3):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