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70000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在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控制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上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好坏,也更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风险抗御能力的增强。当前在部分施工企业中其成本管理还存着不足之处,本文就此进行浅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促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在我国诸多的建筑企业当中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混乱,缺乏秩序的现象,从原材料的选购、财务的支出、人员工资核算与发放等环节存在较多漏洞,给违纪行为制造了可能。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前期财务管理上没有建立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方法,导致在财务支出上缺乏计划性,在资金的使用上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个人挪用企业备用资金等现象。另外,财务核算不及时、不精准、不规范也是制约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软肋,使得企业盈亏难以把握,增加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同时部分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没有设置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部分小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由企业所有者兼职或任用亲戚来进行管理,容易出现监者自盗的现象。
(二)材料管理重视度不够
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着自身特殊性,一个大项目的落成需要经过前期的招标、设计、采购、施工、检验、竣工,在这些环节中都涉及资金的应用,都是企业成本产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招标和采购环节是成本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不少企业为了拿下大项目在招标过程中花费巨大导致后期资金的紧张。其次在采购环节中,由于建筑企业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备有材料等较多,占据着成本的重大比例。当前不少企业在材料的管理上,没有形成开源节流的意识,在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运输、使用、保养、维护、出租等环节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原材料的自然损耗、人为损耗、浪费、偷盗等现象,无形中造成巨大浪费,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三)间接费用管理不善
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注重项目的质量管理,在成本的管理控制上轻视员工的工资、福利、出差补助与报销费用等支出的有效管理。由于此漏洞的存在,给内部素质偏低、职业道德偏低、社会道德不高的员工创造了以权谋私的机会,在当前众多的企业当中可以发现其采购人员是最易出现上述行为的。如私拿回扣低价出租或转乱设备、高价采购低价原材料或设备、出差费用开高发票等在不同行业普遍存在,这些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乃至行业潜规则,但却给企业资金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是不利的。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
任何企业要获取利润最大化,控制成本增长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成本因素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乃至决定行因素,成本控制越低越有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反之则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二)目标管理
目标是催人奋进的源泉,对于企业而言也同样如此,合理设置企业管理目标是指导企业奋力向前发展的动力和航标。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在去的项目承建权之后,就应当及时制定前期成本控制目标和管理制度。在后期实施中严格按照既定制度实行病进行监督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环节形成目标管理,以实现成本控制的合理化。
(三)全面控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管理不再是如计划经济中包产包销,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在经济管理上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成与销售的关系了,全面控制成本是企业获取效益的有效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管理层提高重视度,企业员工也同样可以作为成本管理中的一员。在全面成本管理中只有提高全体员工成本管理意识才能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同时在每一个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控制,达到科学合理、有序、松弛有度,全面,使施工项目成本保持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实行全员参与项目成本控制
企业与员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也是企业成本的消耗源之一。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使之参与企业管理是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更可以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创造性。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应建立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以生产经营全过程为对象,以精细管理为主要手段,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并逐渐形成制度化,体系化。通过各个环节的一线员工积极主动发现成本管理上漏洞,进而及时进行整改与纠正,使成本管理与控制失踪处于有效的监管当中,可有效降低生成成本,减少贪污与浪费等违法违纪现象。
(二)制定全过程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成本费用产生不是来自某一个独立的环节或某一阶段,在企业生成、经验、管理、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是成本产生的源头,只是各自占据的比例不同而已。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要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前期成本,就必须在各个阶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定,以达到成本最低化的目标。如在招标过程中,充分分析与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相关的预算,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节,杜绝盲目跟进导致后期资金紧张金而影响到工程质量。总而言之,在全过程管理制度中,做到各个部门间相互协调,谋求在最低成本状态下,进行生产管理与组织运做。
(三)健全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权责分明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责任成本是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担的成本,按照既定的权责,谁负责谁承担。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责任成本的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根据既定的目标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不同部门之间也应建立针对性的成本预算和管理控制目标,并安排想人员进行监督,深入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总,使责任管理意识在真个企业内部进行得到有效的运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四)建立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
企业管理最终需要落实到基层员工身上,对于员工的管理制度是否贯彻到位将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具有员工多的特性,因此建立完善的业务考核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并在具备实施中严格执行,对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以及积极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通过确立个人与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其绩效目标,在既定的预算范围内进行考核,对于不达标的进行处罚并找出原因予以纠正;对于合格者在制度范围内进行奖励。同时为及时掌握企业成本控制状况,应定期召开个部门负责人会议汇报具体成本支出数据,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建筑施工企业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逐步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前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为工程后期的建设提供充足的备有资金以保障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唯有在工程前期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才能会为工程后期打下良好基础,这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惠强.建筑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2-1
[2]孙秀伟,郭忠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1
[3]王雪青.工程项目成规划与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