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创通信网络维护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企业在选择工程管理角度、制定工程管理方案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明确掌握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管理关键点,并据此实施出标准化、细致化的管理策略,以确保通信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出更加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管理;关键点;标准化
1移动通信技术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可以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基于网络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纯信息传输通道。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著联系,可以使现代信息结构更加完善。
2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2.1功率控制技术
在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功率控制技术是关键性技术之一。由于信息台发射信息存在远近的关系,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远近效应”的问题,从而造成传输信号不稳定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功率控制技术主要通过CDMA系统核心技术,操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开环功率控制技术和闭环功率控制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构建自干扰系统,以此来提高移动台和基站的通信效能。
2.2“码”技术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能够对接入信息进行准确控制,确保信号切换的速度,这些都必须要仰仗“码”技术。“码”技术主要通过PN码来实现对功率控制数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的升级。“码”技术通过M序列和地址码,来对用户身份进行准确识别,从而为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技术提供编码优化技术方法和互相关联的能力。
2.3软切换技术和华音编码技术
软切换技术和华音编码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这两种技术通过对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网络和自适应阈值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移动基站之间的顺利软切换,从而有效降低移动通信信息传输中因噪音环境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话音通信服务。
3移动通信工程管理关键点的标准化策略
3.1移动通信工程启动阶段管理关键点的标准化
在移动通信工程的启动阶段,应着重关注项目建设各方人员的主要需求,进而是实施出标准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具体来讲:
(1)用户需求的标准化管理。移动通信企业的经营收益具有规模性特点。无论用户数量的多少,企业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移动网络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投入成本都是极其巨大的。所以,企业的用户规模越大,其投入成本的回报率也就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基于此,为了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工程建设的投入价值,企业必须要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提起重视,进而将用户需求落实到移动通信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的管理当中,以便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与选择,实现用户规模的切实提升。从当前来看,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网络覆盖范围、室内覆盖深度、移动信号质量三个方面。据此,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启动准备时期,应对当前区域内的通信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建立起遍布各处的多个信号覆盖采样点,并进行相应点位的通信测试。其后,再将各采样点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与统计分析,得出当前通信环境下具体的信号覆盖率、通信接通率与通信掉话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迎合用户对于信号覆盖深度的需求,企业还应着重做好建筑室内、地下室、电梯间等特殊区域的点位安置与数据分析。据此,企业便可结合当前存在的通信服务缺陷问题,制定出实效性的工程目标与建设方案,对具体的网络质量、网络覆盖做出提升。
(2)企业需求的标准化管理。基于移动通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在通过建设经营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基础建设任务。因此,基于一定的政策要求,企业还应在用户数量较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区域开展移动通信建设,如农村地区、偏远山区以及林地、山地等野外环境等。对于此类特殊区域,企业应以提升通信覆盖面积作为首要目标,并考虑到当地可能出现的发展变化。基于此,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启动准备时期,需要着重做好基站的安设数量与位置选择、天线的挂高水平与布置方向、特殊地区的环境分析与数据采集等工作,并赋予各类移动通信设备以一定的升级空间,以此提升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强化企业的社会公信力、政府支持力与市场竞争力。
(3)施工需求的标准化管理。除了用户与企业以外,承建单位、市场环境等要素也会对移动通信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还必须要将施工需求纳入到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当中。据此,应将移动通信工程的施工建设分为多个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与质量要求,制定出实际化、全面化的规划方案。例如,可在做好设计管理、现场管理等基本管理活动的同时,实施出边建设、边应用的工程运行模式。在每一阶段的工程建设完成后,即可将建设成果投入到实际的通信应用当中。其后,根据市场的反馈情况,进行对下一阶段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在“方案确定-施工安排-成果评估-普查测试-方案调整”的动态运行当中,逐步达成移动通信工程的整体完工。
3.2移动通信工程计划阶段管理关键点的标准化
移动通信工程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特点,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交换系统、无线系统等工程部分均具有大量相似的工作环节,如材料准备、现场安装、性能调试、割接入网等。同时,进一步细分下来,各分支工作环节仍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材料准备阶段,各工程部分都需要涉及到订单签订、成本预算、价格计算、验货审核、分发运输等工序;在现场安装阶段,各工程部分都需要涉及到材料存放、人员进场、安装施工、现场监督等工序;在性能调试阶段,各工程部分都需要涉及到加电启动、指标测试、指标校准、记录落实、数据制作等工序;在割接入网阶段,各工程部分都需要涉及到方案准备、方案定稿、割接施工等工序。由此,移动通信工程的计划模板便可大致确定,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也就水到渠成。
在明确各环节、各工序的分类之后,相关人员应将工作关键点放置在工作时间、工作质量与工作责任的协调设置与分化落实上。首先,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工作计划制作出相应的甘特图模板,将项目名称、时间安排列在模板表格当中。其后,再结合不同环节的施工目标与质量要求,制定出明确化、精细化的分工制度、服务条款及施工规范,并将此类内容落实到移动通信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文件当中。最后,除了时间、质量等安排以外,还应在工程计划阶段做好费用成本的有力控制。据此,还应将交换、基站、电源、配套设施等环节的施工规模、成本预算、投资分配等纳入到计划模板当中。
在移动通信工程的计划模板基本完成后,企业即可将这一模板作为工程招标、施工安排等后续工作的主要依据,进而实现整体施工互动的标准化管理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的长期性与影响性,计划模板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的。
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已打破了传统的垄断经营局势,呈现出了几大运营商激烈竞争的市场状态。在此背景下,广大用户逐渐从被动接受通信服务的弱势地位中解脱出来,在网络类型、服务业务、资费政策等方面保有了极大主动权与选择权。据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用户吸引力,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有必要对移动通信工程管理的关键点机器标准化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叶青林.5G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展望[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50.
[2]胡梢华.浅谈5G移动通信技术下的物联网时代[J].通讯世界,2019,26(01):57-58.
[3]李春峰.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1):94-95.
[4]王建平.物联网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0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