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探究建筑手绘与设计的表现关系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姚瑶 孙惠玲
[导读] 摘要:本文从色彩方面入手探究其在建筑手绘中的应用以及色彩手绘对建筑设计的思维影响。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文从色彩方面入手探究其在建筑手绘中的应用以及色彩手绘对建筑设计的思维影响。
        关键词:色彩;手绘;建筑设计;思维;表现技法
        1色彩
        在手绘中,并非只有彩色才算是色彩手绘,仅有黑白灰三色的手绘图也属于色彩手绘范畴,这是通过改变它们的明度和饱和度打造出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对于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需要通过色彩搭配突出设计用意的建筑,仅用黑白线条难以表达出设计的初衷,这时,色彩就起到了他应当的作用;对此,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感情,例如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色彩的应用就成为表达建筑所带情感的容器,它所承载的是庄严的、沉重的,亦或是欢悦的。
        2色彩在建筑手绘中的应用
        2.1色彩的表现方式
        表现色彩的方法主要有马克笔、彩铅、水彩、水粉、油画、色粉。马克笔表现的色彩均匀饱满,颜色可做少量重叠也可大面积作画,适用范围广。彩铅表现的色彩细腻丰富,质感通透轻盈,颜色可多次重叠,容错率高,容易掌控。水彩需要与水融合,其表现的色彩具有透明性质感上搭配水的流动性,产生渗透的效果;画出的作品灵动淡雅。水粉使用也需要搭配水,稀释后在水粉纸上用水粉笔作画,相比其他方式较为复杂;其表现的色彩使画面立体感增强。油画质地细腻,在纸面的附着力和覆盖力强;叠色混色性能优异,表现色彩直观有冲击。色粉(笔)颜色及其丰富,多达550余种的颜色可供选择,画面色调丰富;由于色粉的轻质,需要用到定画液稳定色粉与纸张的粘合度。除了上述提到的六种色彩表现方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每种方式对色彩的表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和魅力,与画面原本线条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2.2色彩的表现手法
        建筑体块的表现。建筑画面中极其重要的色彩表现首先要从建筑体块的表现出发。表现建筑体块的特点要抓住不同的体块的质感、空间感、虚实感、立体感、光感等。继而平衡好建筑体块不同面之间笔触衔接的表现。笔触大小、力度大小都有可能影响到建筑画的整体效果,包括暗面的笔触和灰面笔触之间的对比,他们在笔触上的表现也有其差异。建筑与环境的表现。建筑与环境间关系的表现手法归纳为“一静衬一动”。整体画面点缀的表现。点缀是一幅手绘最后的步骤,目的是使画面的图底关系更加清晰,加强中心主次的区分。
        3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思维发散
        3.1建筑场地环境
        在建筑场地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元素有:绿化、地面、水体、景观雕塑、壁画、光设计。
        绿化的植物既然需要人工去营造自然之美,在符合基本绿化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将色彩搭配的美学融入环境绿化。首先应该考虑色相与明度的对比。绿色植物较为常见,如果将绿色植物与红色枫叶,显然有些突兀,这时过渡色或者说调和色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一般用冷暖对比色结合去调和两个在色盘位置上较远的颜色。当然,亮度对比在这样突兀的环境中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如果植物的绿色存在各个层次,比如黄绿色、浅绿色、深绿色等,则可以将其有序分布打造一种空间层次感。另外,形状、图案等构成符合美学的图底关系的也可应用于环境中。
        景观雕塑在于建筑而言有纪念、商业、实用的意义,于环境而言有装饰、标志的意义。因此,景观建筑的色彩设计应当结合环境整体色彩与建筑功能意境去合理搭配烘托。如在烈士陵园等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环境中,丰富、跳跃的色彩与庄严肃穆的氛围冲突;而在商业或城市公共环境中,如车站、旅馆、商场等环境中的雕塑起到一个标志性的作用。雕塑的材料选择与环境的色彩主调也应当相互呼应,如在茂密绿荫丛中,不宜采用深色材料,会使景观被没于环境中,相反,浅色环境则需要用深色雕塑点缀,结合自然光变化,达到渲染环境的作用。


        3.2建筑单体表面
        建筑空间形式与建筑色彩共同构建出建筑的外部表现力;建筑形式是决定建筑表现力的主要因素,而建筑色彩的存在起到了强化或削弱空间的辅助作用;建筑色彩比形式有更直观容易的诱目性。因此,从建筑的功能性质出发,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色彩加以调和修饰,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切忌刻意打造博人眼球的新奇设计,要做到使色彩的应用与建筑自身功能相符。关于建筑节点的色彩处理技法主要存在于屋顶、外墙、门廊、阳台、台阶。这些建筑节点的处理技法也分有不同的流派:纯洁主义色彩强调纯洁,主要用低彩度中间色;国际主义中建筑材料的发展影响建筑色彩,如现代建筑混凝土、钢与玻璃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建筑色彩;新古典主义采用民族、历史色彩;新理性主义不采用装饰性细部,色彩平淡;后现代主义引用传统建筑风格,强调文脉、隐喻色彩多样;高技派坦露结构,色彩鲜明,有冲击力和时代感.
        3.3建筑室内空间
        在一些改造案例中,再小面积的空间都能在设计师的双手下,打造出花一般的世界,这其中也不乏设计师对色彩搭配上的应用。室内空间感的获得正是通过色彩打造视觉延伸感,最终实现整体和谐的状态。过高或者过亮的空间,一般采用冷色调进行调和,低矮或者阴暗的空间,一般采用暖色调进行磨合。在对空间的视觉扩展上,将颜色与形状结合运用,会有更加指向性的效果。
        室内设计中对色彩的应用便是一条通过视觉走向调节使用者情绪的道路。暖色调使人安详,冷色调使人镇静,这样一来,使得人原有的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得到改善,是现在人们在物质基础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色彩在建筑手绘中的表现对设计的可能性
        形象写实、结构准确的建筑画作为检验建筑形象的依据,成为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壁画闻名中外,这些壁画也都是通过手绘师绘制后烧制而成。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工匠将六国的精美建筑临摹下来,布置于陵墓、阶级建筑壁画等处作为装饰。由此可见建筑手绘对于建筑的设计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作用。那么对于当代社会而言,色彩在建筑手绘中的应用能否在建筑设计中演绎出来呢?
        设计师在了解场地项目后,首先要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思路,而这个思路的由来则需要通过灵感的冲击。通常设计师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型速写本,每当有灵感萌芽时,拿起纸笔,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将灵感思路记录下来。保罗•拉索将其称为“图解思考”。通过图解的方式记录下来,为设计中后期或者以后的设计做铺垫。然而仅用线条有时候会将自己圈禁在一个黑白的、仅限于形体的思维胡同中,这时候,色彩的加入,舒缓了一筹莫展的焦躁心情,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思维不再停留在线条和形体上,更多的可以从色彩的角度去思考这个设计——色彩的搭配、插画的加入、图底关系、色彩表达体块主次,亦或是色彩在新科技上的应用。
        各类建筑构成元素的简化与丰富所传达的视觉感也有所差异。依据图底关系的原则和特定建筑设计案例的需要,来丰富或简化图与底各组成部分,通过重叠与层次感的营造,以及视觉中心的不断转化等效果,增加建筑构成形式的丰富性。
        建筑设计和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为了衬托和强调视觉观众点,色彩在建筑手绘中除了直观表达建筑的表皮色彩外,还起到画面的主次突出作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一样,造型是色彩的依附者,色彩是造型的表现者,色彩在造型上的应用无非是想要凸显造型亮点,在人的视觉画面中形成存在主次关系,是建筑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 姚瑶(2000- ),浙江嘉兴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Email:1374886052@qq.com
        作者简介:姚瑶(2000- ),浙江嘉兴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Email:1374886052@qq.com
        作者简介:孙惠玲(2001—),山西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Email:2041835019@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