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达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咸宁 437000
摘要: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通过控制经济成本能够提升公路建设项目的性价比。本文主要对我国公路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PPP模式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为我国公路工程作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相对于传统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单纯的造价控制,PPP模式下的造价管理在政府审批、项目法人、项目设计、项目施工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市场的发展使得PPP模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意味着管理层要对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进行研究,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1 相关概述
1.1 PPP模式的定义
PPP模式指的是公共私营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由政府部门牵头选择民营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参与公路工程的建设。
1.2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指的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对项目的投资、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管控,通过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 PPP模式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相对于传统模式来说,能够有效结合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的主要力量,实现工程项目的最高性价比,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推进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长久性可持续发展。相对于纯盈利的工程项目,PPP模式的公路工程项目增加了公益性,同时PPP项目也增加了工期长、回款慢的特点,所以PPP模式的公路工程造价工作更加复杂。PPP模式融合了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两种力量,但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的性质、管理理念和发展策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在两种类型的单位合作之间会存在着一些矛盾问题。
2 重视PPP项目的示范工作
相对于传统模式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融入了示范环节。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是一项规模较大的项目,不仅施工范围广泛,而且涉及人员较多,施工技术复杂,这意味着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和质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员多为普通的管理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素质能力,导致PPP模式难以融入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传统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政府部门的审批事宜,在施工之前每一个环节都会上报,在得到政府部门的审批后正式开始施工,审批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而PPP模式注重经济成本和资源使用性价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的资源浪费问题。我国的PPP模式起步较晚,因此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增加PPP模式示范环节,解决PPP模式中常见的问题。但我国对于PPP模式的示范工作并不重视,专业人才的短缺和对PPP模式的忽视使得PPP模式难以在我国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以对PPP项目的示范工作进行强调来提升造价管理的质量为例,目前我国提倡PPP模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在公共工程施工项目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意识到政府与企业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是合作者,双方共同分担收益和风险,双方要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政府和企业可以在项目正式施工前,同时招聘熟悉PPP模式的专业人才,并邀请专业人才加入管理层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把控,提升工作质量。
如果难以招揽相应的人才,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对单位内的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选拔,各选拔出3名具有优良学习能力、扎实基本功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6名工作人员进行PPP模式培训和新时代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培训,在培训完成后对6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人员中各选拔出一名进入项目管理层,共同负责PPP模式在公路工程项目中的运行。在正式施工之前,负责PPP模式的管理人员应该联合其他管理层共同开展PPP模式示范工作,组织涉及的施工人员参与PPP模式示范工作,帮助施工人员了解PPP模式,有效融合PPP模式和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3 加大财政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各环节施工成本
无论是哪一种施工项目,施工前管理层都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计划书及时调整各个项目的进度,确保施工项目可以及时完成。在制定工程造价计划书时,工作人员应该首先掌握施工项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尽量精准的公路工程造价范围,在得出造价范围后,工作人员也要对结果进行分析,确保公路工程能够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最高化,给企业和政府带来实际的好处。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往往是应付了事,既没有实践调查施工地的经济技术水平,也没有分析造价是否能够满足政府和企业对施工项目的预期,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难以对施工进度进行把控,施工成本也可能会超出预期,给施工方造成经济负担,影响了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对此,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事先制定工程造价工作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并建立监督机制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财务管理部门能够认真地对待工程造价工作,为公路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计划书。
以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来提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例,财政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尝试在PPP模式下建立新的思维方式。财务部门可以在制定公路工程造价计划书前,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到施工地进行实地考察,给出5天的时间了解施工地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在考察完成后,将考察结果共享给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财政部门结合以往经验分析公路工程的施工时间,并尽量精准地计算出工程施工各环节中的经济损耗。为了确保财政部门能够认真地对待公路工程的造价计划工作,企业和政府可以对造价计划书的精准性进行把控,如果造价计划书的数据与施工后核算数据的误差小于3%,则财政部门的每位工作人员增加10%的年底奖金;如果造价计划书的数据与施工后核算数据的误差在3%~8%之间,则财务部门的每位工作人员增加3%的年度奖金;如果造价计划书的数据与施工后核算数据的误差在8%以上,则财务部门的每位工作人员减少5%的年度奖金。通过将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与奖惩机制挂钩,激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可以共同组建监督管理小组,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完成后,及时核算每一个环节的经济成本,并与造价计划书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存在6%以上的差距,则将情况上报给管理层,分析施工情况是否满足项目标准,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如果发现特殊情况则及时进行处理。
总结: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项目,为了使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单位需要对公路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在PPP模式刚刚融入我国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初步阶段,研究人员应该及时发现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优化策略解决问题,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峻熙,周强,杨永靖,陈林杰.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253-254
[2]夏江南.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现状与完善措施[J].城市住宅.2019(06).167-168
[3]高菲菲.基于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0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