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0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档案有着记录企业发展进程的作用,是对企业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经营活动的管理,也是对企业真实存在的见证。但在很多时候,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很多企业所重视:一方面,企业档案并不直接产生企业经济效益,并未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另一方面,企业档案管理过程较为繁琐,现存的管理方法并不高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环境成熟,企业档案的管理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并有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迹象。因此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更好创新方式来管理企业档案,而如何就企业档案管理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档案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企业档案管理;机遇;挑战;措施
1导言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行业借助互联网,一个又一个智能平台被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但是就目前来看,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未能完全释放,从而影响着办公效率和质量,如何在信息时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体现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要正确分析档案管理的机遇与挑战,才能解决这些当前遇到的难题。
2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企业档案管理力量不充足
在大部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并且企业档案管理职位变动次数比较多,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专门人才,更有甚者,没有设立档案管理专门的部门,这非常不利于档案管理。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专业能力,在档案管理上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对档案的管理要求了解不够,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步骤了解不够,不能够充分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有可能会导致部分档案没有收集到或者有部分档案收集不全面的行为,造成企业档案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2.2革新意识不强
一方面,现行的大型企业的经营者认为档案管理属于附属工作,按照老规矩做好服务工作就行,因此导致认知的片面性、管理的单一性以及工作方式的单调和原始性,致使其改革缺失动力,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使他们害怕承担改革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安于现状的思维比较普遍,所以创新意义也是十分薄弱的,综合而言是革新意识不强。
2.3管理与服务存在脱节
首先,企业档案的门类比较单一,一些企业侧重或只注重文书档案,而不注重对业务资料的收集,不利于企业档案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对档案的保护不够充分,造成少量档案流失。最后,企业对档案只考虑到了保管问题而忽略了档案的利用问题。一些企业收集完档案之后,常常只是保存而不愿再翻开档案,忽视了档案在企业发展之中的作用。这不利于企业战略性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服务的进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4档案工作配套不足
企业档案工作相关硬件配套很难满足。企业管理者都是以效益为先,所有资金都以企业主业配套为主,至于档案工作所需配套,则往往忽略。从而导致现代档案工作设备配置不够,基本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配置已经算是不错,至于档案信息化设备的配套,尤其是管理系统的配套,往往不能保证。人员配置情况也不容乐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兼职,但是因为企业档案工作人员一般不重视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业务能力很难提高,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跟不上档案工作的发展变化,企业档案工作停滞不前。
3信息时代企业档案管理措施分析
3.1满足业务管理需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从业务管理角度提出档案服务需求,联合业务部门开展项目档案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档案专题编研等工作,将档案工作融入集团发展的各业务领域。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业务系统与档案系统无缝对接,将业务系统与档案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开展主动推送服务,为生产经营提供档案信息支撑,切实提升档案服务企业能力。
3.2工作方式需要创新
传统的档案管理定位为提供文件和档案的查阅,也就是领导需要什么资料,就找到资料给领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档案的需求产生了多样性的需求,这些需求体现在数字化、精准快速的响应上,客户对传统的纸质文档需求不高,而是对电子形式的文档需求旺盛,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中,需要更多地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以应对客户对档案的新的需求。针对新的需求,我们建立企业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即从企业的产品效益、市场经营、品牌形象等领域出发,去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网络。在该管理网络中能够清晰体现员工在企业中的需求,以便管理人员及时调配资源进行处理,当然也要经常在企业中宣传档案知识和相关法规,可以有的放矢地加强档案意识。档案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然要得到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同意,才能有效展开建设工作,管理人员得到保障之后,才能适应现代管理工作。
3.3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挖掘档案价值
第一,建立档案编研工作机制。成立档案编研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明确编研工作开展方式,加强与业务部门、各兄弟企业的沟通联系,广泛征集意见,了解档案利用需求,拟定编研主题,经领导小组审批后,联合业务部门成立编研小组,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编研成果经领导小组评审通过后提供利用,优化档案利用流程,丰富档案利用形式,提升档案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果。逐步建立档案编研需求收集、主题确定、成果评估与应用的档案编研规范工作流程和方式,推动高品质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第二,开展企业档案价值体系研究。通过研究档案利用情况,分析企业档案价值点分布,开展档案价值点挖掘,探索档案价值主体与档案价值客体之间的平衡关系,对标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借鉴成功经验,逐步形成完整的档案价值体系。第三,以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征集活动为契机,指导各部门档案部门对档案内容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撰,把档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3.4管理对象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于信息的管理越来越便捷。与此同时,很多电子文件取代了原先的纸质文件,企业档案的形式也由原先以纸质为主,变成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为主,这个时候需要在企业档案管理中,考虑电子文件的管理,也就是管理对象需要创新。档案工作的管理创新必须有一定的手段进行辅助,毕竟档案是很重要的东西,出了任何差错都无法弥补损失,因此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律法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用以防治档案工作的随意和盲目,达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管理层次,形成规范化工作体系与机制。
4结束语
总之,对于企业档案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管理好企业的档案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观念,改进档案管理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主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真正将企业档案的价值发挥出来。对于档案管理者而言,了解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能够勤于思考、勇于改进,并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站在企业角度对待自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云芳.企业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研究[J].兰台内外,2019(31):29-30.
[2]杨艳.市场经济下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247.
[3]赵晓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4):74-76.
[4]费玉琪.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与服务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