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杨强
[导读] 摘要:随着生态环保型国家建设口号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逐渐认识到只有维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共同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
        身份证号码:37282919750708XXXX
        摘要:随着生态环保型国家建设口号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逐渐认识到只有维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共同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十九大报告更是竖起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森林资源是极为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在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中,人们以自然生态的牺牲换取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口号,绿色经济成为了新的发展潮流。在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中,抚育间伐是极为重要的发展措施,它能够显著改善林木的生存环境和发育状态,让其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由生长。本文从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入手,从存在的问题、提升的措施,两个层面对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进一步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的有序发展,构建生态和谐、自然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森林培育;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森林保护
        绿色发展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业。为了维持国家整体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林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供给平衡,就势必要对森林资源开展有效的培育管理,而其中抚育间伐是极为重要的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森林抚育间伐能够进一步保障林木资源的有序供给,为社会各类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足量且高质量的木材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对森林抚育间伐的有效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
        (一)有效改善林分结构,增强其稳定程度
        森林抚育间伐能够有效改善森林资源的林分结构,让森林在树种、树龄、树高、林层、形数等方面达到一个有益的均衡,让森林资源的密度值和储蓄值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其中最重要的是定期森林抚育间伐能够及时的发展林木的病虫害问题,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能力,增强其发展的稳定性,挖掘出森林资源背后更多的潜能和效益。
        (二)改善林木生存条件,降低林分密度
        林木在森林系统的生长中需要拥有一个适宜的位置间隔,这个才能够确保其中的每一个林木都能够获得积极有效的生存条件。森林的抚育间伐能够让森林资源的密度值得到有效的控制,既避免林木因扎推生长造成生存条件的下降,又能进一步提高森林土地的利用效率,让森林中每一个适宜的空间都能够进行林木的种植。适宜的林木间隔,能够有效减少林木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干扰,让森林林木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林木质量得到提升。
        (三)促使植物多样发展,提高生态服务能力
        通过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开展,森林的植被种类能够得到人为的优化提升,避免灌木杂草等的疯涨,培育更多的优质木材和药用林木,让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二、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
        (一)对森林抚育间伐缺乏有效认知
        尽管森林抚育间伐对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操作的阶段,依旧有许多的林业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森林抚育间伐的重要性作用,对其缺少全面客观、科学有效的理解和认知。在抚育间伐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效把握。
        (二)森林抚育间伐的实践理论不足
        我国森林抚育间伐的开展年头尚浅。现阶段可参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许多林业单位在开展森林的抚育间伐时往往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森林抚育间伐的任务依旧艰巨。林业从业人员知识的不足、经验的受限等,也会导致其在开展森林抚育间伐时无法综合权衡利弊,较为被动和吃力。


        (三)在措施的执行中缺少资金供给
        在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有效的资金供给。持续性的专项资金供给是保障森林抚育间伐工作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资金供给链条的不足、匮乏,给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有效执行带了一定的阻碍。
        三、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提升的措施
        (一)培养森林抚育间伐专业队伍,培养职业意识
        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积极培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和抚育间伐能力。首先,可以通过优厚的福利待遇条件,在人才市场中选聘更多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投入到森林抚育间伐的工作中,为森林培育工作的发展注入鲜活的人才血液;其次,应该对在岗林业从业人才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定期评定行业专家、学者等来林区为一线林业工作者展开抚育间伐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和现场指导,让林业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发展;再次,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机制。将森林抚育间伐的工作责任到人,并配以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抚育间伐成绩突出的员工要给与相应的鼓励和嘉奖,以此督促林业从业人员更加认真、积极的对待森林抚育间伐工作。
        (二)开展森林抚育间伐科学研究,完善运作体系
        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中,科学的理论内容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的运作体系是其执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在森林抚育间伐领域的科学研究力度,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林区,如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等设置专门的抚育间伐实验林区,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抚育间伐实验,来获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切入,让国家政府、育林企业、地方高校三方形成合力,促进科研成果向商业产品的有效转化,借助行业科研成果让抚育间伐系统的运行更加的科学,让抚育间伐的日常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为森林抚育间伐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三)提升森林抚育间伐管理水平,拓宽资金来源
        森林资源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资源。一方面,森林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其中的林木会释放大量的氧气,提高整体的空气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林木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在工业以及建筑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如现代化建筑装修中十分青睐原木材料,认为其不但天然,而且自带古朴的韵味。同时药用林木也是极为重要的森林培育目标,药用林木资源的供给直接关系着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在森林抚育间伐的发展中,除了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撑,相关育林企业还可以通过稀有林木和药用林木的培育等来提高森林资源的整体收益。同时还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进行生态林区旅游项目的开发,促进资金的流入。在必要时还可以向国家物种多样性保护基金申请公益基金费用,多维度拓宽资金来源,进一步提升我国育林企业的森林抚育间伐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的森林培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能够森林抚育间伐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科学有效的抚育间伐能够进一步保障森林资源的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让森林种植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显著的提升发展。森林的抚育间伐是一件立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实践中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的创新推进。政府、林业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共同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心力,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的森林覆盖率,让森林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重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博.小陇山林区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3):73-74.
        [2]张旭东.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24):191.
        [3]赵永林.森林资源管理与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探究[J].现代园艺,2016(02):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