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319901014XXXX 浙江绍兴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日益完善。水利工程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其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下降,寿命减短;再加上受水流的侵蚀,软土地基还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加重对水利工程的损害,进而产生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必要对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世人用水解决后患。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引言
软土地基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高效建设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整体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也无法为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利、安全的用水条件。因此,必须要对软土地基展开有效处理,而想要达成更高的处理效果,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水平作出改进与创新,才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治理,进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空隙非常大。在相同条件下,普通泥土与软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后者不仅缝隙大,而且没有压实结构,遇到水流较大的时候很容易被冲垮。这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泥土颗粒,还存在胶结现象,因此缝隙非常大,容易被外力破坏。(2)透水性比较差。软土地基的排水性和透水性都比较差,这一特点也导致其通常所受水压较大,容易出现地质沉降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建设建筑物,要比普通地基建设的建筑物更容易出现沉降现象。(3)压缩性较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变化非常缓慢,且当这一压缩承受力超过特定范围之后,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之后还会出现一个下降点。所以,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不是一直下滑的,而是从突变到渐变,抗压缩能力比较强。软土地基的排水性很差,透水性更差,因此软土地基的潜在危害因素较多且影响持久。相对于普通的地基,软土地基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施工单位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2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其存在的危害
在对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以后发现,在开展水利工程作业施工期间,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非常多。为了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环境当中完成,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加固处理来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换而言之,施工团队必须要对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其自身存在的危害有明确的认知。在建设水利工程期间,为了能够有质量地开展后续工作,前期的打基础工作就必须高质量完成,将基础进行夯实,从而为后续的工程与工序进行铺垫。软土地基会给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我国地区的差异,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对于软土地基的特征也就存在极大的差异。而绝大多数的软土地基在特征与存在的危害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首先,同正常的地基相比,软土地基的地基会存在更大的空隙,且承载性能、强度也要低于正常的地基。由此可见,软土地基具有非常高的压缩系数,发生沉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对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作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在简单处理软土地基后,在后期的地基使用期间,软土地基会因为受到外部的力量、压力或是重力等情况,从而出现变形的情况,并且流动性也会缺失。更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地基发生坍塌,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对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具备松软度是软土地基最为明显的特征,粉土或黏土是组成软土地基的主要土质。但是,此种土质内会存在大量的负电荷,一旦负电荷吸收外部的水蒸气,便会不断加大软土地基的空隙,导致地基的施工作业效率降低,对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由此可见,想要保障水利工程在日后的运行中能够更加具有稳定性与安全性,顺利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必须要将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合理运用,才能够改善软土地基当前的局面。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渗入型注浆
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于一些裂缝很多的地基,或者存在一些孔和洞,主要应用方法是将浆液缓慢渗入到裂缝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冷却,就可以结合为一体,保证原来的地基不受到破坏和损坏。
3.2填垫层法
对于一些厚度较小的土层来说,可以适当使用填垫层技术,在技术应用前,先清除软土,然后使用一些更稳定的材料进行代替,通常是使用一些卵石和砂石等坚固材料进行填充。这些材料使用的密度大,并且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也具有相对的渗水性能。因此,适当的填垫层技术可以减少土质对热胀冷缩的影响,并且在施工的最后进行一定的稳定地基的处理。在正常施工中,需要注意一定的细节方面。比如,需要使用的材料应当选择一些强度较大的材料,并且选择的材料需要适合施工情况。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对其周边的杂物进行处理和清理。这些杂质的处理,可以避免杂物进入到施工工程中。其次,也需要注意及时清理区域内的积水,并进行一定的加固,严格按照当地的施工制度进行施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施工效率和质量。
3.3换土法
适当的改变土质,在其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换土,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地基的质量。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就可以利用水泥进行代替,以便于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换土法来说,也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虽然其应用过程简单而且直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地基的质量,但是也会受到一些方面的限制。地理位置以及使用成本都会对其土壤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3.4排水固结施工法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总是容易出现一些沉降情况,并且其建筑物稳定性较弱,因此,利用有效的排水固结施工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在进行这项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对于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其技术的集中排水。但是需要不断的更换施工方法,根据其加压方式进行建设。根据适合的情况来进行适合的技术运用,保证其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同时,也要避免相对的问题出现。
3.5桩基法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桩基法适用于一些软土厚度较大的情况,其应用原理是通过桩基础将建筑物的压力作用在其固定的持力层上,从而避免建筑物的塌陷,但是软土层自身不能形成一定的摩擦力,需要使用一定的预制桩。其施工简单易上手,质量也比较高,可以采用中心向两侧施工,避免由于其密实度提高造成的难度,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土体内部压力过大,影响处理效果。桩基法也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分析各种情况,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技术应用更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耗费等。
结语
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不仅能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同时能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不仅能保证施工进度,而且能保证施工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对其都非常重视。如今,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越来越多,只有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案,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正恒.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2):242.
[2]杜婷婷.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20(1):278.
[3]刘利.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9(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