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45001
摘要:地震是一种发生频率很高的自然灾害,地震会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房屋是人们居住的环境,房屋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当地震来临时,房屋的破坏程度可以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展开研究,意在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在地震中房屋遭到严重破坏,给居民带来巨大损失。
关键词:房屋结构;抗震能力;设计环节;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同时在我国一些地区地震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其中“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是后果比较严重的两次地震,这给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敲响了警钟。房屋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如果房屋的抗震性能不能够达到要求,地震一旦发生会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虽然目前对地震的监控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但是预测还不够及时,因此应该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强度来减少地震来临时对房屋产生的破坏,这也是对居民的生命负责。
一、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房屋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房屋结构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原因会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不能得到保证。首先,一些建筑企业不能重视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在一些地震发生频率低的地区,他们在建筑时会偷工减料,这样建筑的抗震性能不能达到当地房屋建筑的标准,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的稳定性极易遭到破坏,房屋会发生坍塌的危险。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择住房的时候更加注重房屋所处的位置和区域的环境,而忽略了房屋的抗震性能,这样也会导致建筑企业在施工时为了吸引买房者更加注重房屋的外在,而忽略了房屋的内在结构,这样建筑的稳定性也不能达到要求。以上情况都会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所以相关单位应该提高对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
2.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目前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时应该对房屋采用什么等级的抗震强度,这样如果当地发生地震,造成的后果是无法预计的,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员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抗震设计理念比较落后,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建筑抗震技术,这样也会导致房屋建筑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相关行业应该重视房屋的抗震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3.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密不可分,和谐稳定的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使人们可以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奋斗,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房屋使人们的居住场所,房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决定着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所以房屋建筑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地震发生,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样可以减少居民的伤亡情况,居民对地震就不会产生心理阴影,可以快速的从地震事件中走出来,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来,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上述情况可以得出,房屋的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避免地震给房屋带来的破坏,还能够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严格控制房屋的高度与层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房屋建筑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城市房屋建筑用地比较有限,建筑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建造楼房时一般会建造高层建筑,但是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区域,施工单位所建筑的楼层数量不能符合标准,随意的增加建筑的层数会对建筑本身的结构产生破坏,这样建筑抵抗地震的等级就会降低,在发生地震时,楼房坍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当地的标准来进行施工,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的增加建筑的楼层数量,应该从居民的安全角度考虑,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2.建筑抗震设计的合理布局
建筑建造前的设计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着之后的施工环节,同时也对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设计前,应该对建筑当地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建筑时应该选择哪个等级的抗震强度,这样可以保证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抗震等级进行设计,构建完整的抗震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减轻建筑整体的质量,这样上方楼梯对地基的压力会降低,地震发生时地基的结构不容易被破坏,楼体坍塌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同时,建筑单位在设计时应该将建筑的稳定性放在第一位,使楼层数量和建筑的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发生地震,由于建筑过高或过宽,抗震能力下降,建筑发生坍塌,危害居民的生命。
3.地基和基础的设计环节
房屋建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地基结构,另一个是上部楼体,两个部分的连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避免连接方式不当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另外应该确保地基的刚度,如果地基刚度不足,在设计时应该在其底部增加圈梁,从而使地基的刚度有所提高,使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也能提高。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增加地基的埋设深度,这样发生地震时,地基不会因为埋设深度不足使整个建筑在地震中晃动的幅度有所增加,这样建筑稳定性发生破坏的可能性也就有所增加。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合理的增加地基的埋设深度,提高建筑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同时每个建筑会有多个单元,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对一栋建筑的不同单元的地基应该选择相同的处理方法,避免每个单元地基的承载力不同,导致地震中有的地基遭到破坏。
4.做好建筑的验收工作
房屋建筑的验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及时判断建筑的抗震等级是否符合当地的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应该及时反馈给建筑单位,让他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使建筑抗震性能提高到标准值,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目前的验收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建筑单位与验收单位之间存在着关系往来,在验收时,验收人员不能本着对住户负责的态度来进行验收,这样建筑单位在设计和施工时就会存有侥幸心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任意增加建筑的宽度和楼层数量、建造时偷工减料,这种现象直接使建筑抗震能力降低,也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成立验收部门,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建筑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建筑单位做出相应的惩罚,同时应该让验收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及其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是人们居住的环境,房屋的安全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其中地震是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相关人员应该对当地环境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建筑的抗震性能达到当地建筑的要求,从而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均,孙栋梁.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69-70.
[2]肖凯峰.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17(05):153-154.
[3]黄传道.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