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施工因素探究 陈钧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陈钧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体现出绿色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多种技术的运用逐渐优化施工方式,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上海全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体现出绿色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多种技术的运用逐渐优化施工方式,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研究指出装配式建筑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具体技术发展需求,给建筑行业持续化发展提供更高更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也能保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体现出的优势,立足装配式的运用保障绿色建筑的长远发展,在缩短建筑工期的基础上保障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本文对装配式中的施工因素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与考虑,希望能逐渐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装配式;结构设计;绿色建筑;施工因素
        前言:
        建筑行业要想实现更高层面地发展则应该改变陈旧的设计理念,在原有建筑结构优化革新的基础上保障整体的施工效率,通过结构设计优化的方式提高建筑设计的绿色化,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展示出环保性能。研究指出装配式是一项创新性的建筑模式,能解决之前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也可以合理缩短施工期间,更好满足建筑行业体现出的绿色化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关注到装配式设计体现出的技术优势,考虑多种施工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样能保障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实际效果,利于给人们营造舒适且较为环保的空间环境。
        一、对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一)发展背景
        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晚,也随着国情发生不同的差异,关注到该种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势与实践运用价值。立足于国内建筑项目数量的增加,装配式的具体施工范围出现逐渐增加的现象,各种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探索,这样给行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应该结合技术标准加工制混凝土梁或者是桩等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预留孔洞,然后对简单结构进行组装设计与施工。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在技术标准指导下进行空洞的拼装,从而可以组成完整的建筑结构,推动建筑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发展优势
        建筑行业也体现出持续化发展的特点,立足建筑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施工建设。研究指出装配式不论是在技术标准,还是环保效果上都占据着较强的优势,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运用。建筑行业通过装配式的运用实现全新的发展,立足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改善具体的施工方向,也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也符合环保的效果,在工厂中集中生产细部结构,这样能在节省施工材料的基础上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装配式也能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导致的粉尘或者是噪声污染,立足新型材料的运用减少热损失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通过装配式技术的应用也能合理缩短建筑工期,也能提升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效益,这样就给行业的持续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此外,立足装配式的运用能提升建筑施工的实际质量。这是因为传统的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也出现流动性较大的现象,未能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而装配式能保障构件生产的实际质量,这样能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施工因素分析
        (一)构件类型
        装配式是一项创新性的建筑模式,能解决之前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也可以合理缩短施工期间,更好满足建筑行业体现出的绿色化发展需求。基于建筑行业体现出的环保需求与创新发展趋势,应该对装配式的各项建筑流程进行优化,这样能给后续施工提供基础。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之前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在灵活更新设计方案与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需要关注到相关的技术保准,重视对剪力墙进行优化设计,保障剪力墙尺寸能符合预制的构件要求,保障后续施工作业的稳定开展。
        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设计要求详细讨论施工细节,综合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与计划,这样能给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更高层面的理论支持。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的阶段也需要根据具体构件生产要求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在受力原则指导下对构件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也需要协调管线预埋的各项设计要求。这样可以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保障构件类型设计与生产的实际质量,给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从而强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果。
        (二)合理预制构件
        在建筑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预制构件的质量,严格根据工艺水平与技术标准进行构件的设计与生产,这样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差问题以保障构件生产的实际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在施工单位提出水平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也能通过合理预制构件的方式保障后续施工作业的实际效率,在施工流程优化与完善的基础上保障施工设计的质量。研究指出在施工后期会出现多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也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这样就会影响施工作业的质量。
        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到行业发展与施工安全提出的质量要求,通过分拆构件的方式掌握建筑主体的实际受力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方案。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装配与后续施工建设的时候则应该掌握预制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从而明确预制以及日后现浇氛围。这样能保障预制构件的合理性,也应该综合多种情况确定具体的接缝位置,以此达到预制构件的质量设计标准与要求。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合理分析预制构件的各种安全问题,对构件安装与实际运输等程序进行优化,保障设计方案的技术水平以推动后续施工的稳定开展。


        (三)精准计算极限承载力
        研究指出建筑行业通过装配式的运用实现全新的发展,立足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改善具体的施工方向,体现出比较强的技术运用价值。应该综合实际情况分析影响装配式的施工质量的因素,通过因素分析的方式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能保障装配式的结构设计质量。但是装配式中的建筑门窗不具备比较强的防水性,会影响建筑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也不能保障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所以在进行装配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周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样能满足建筑工程所提出的防水要求。例如在建筑外墙施工建设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到建筑防水的技术标准与具体的质量要求,通过高低缝技术的运用保障整体的技术防水效果。
        设计人员在进行装配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节点设计的质量,立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实施节点设计,更应该结合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能与配件构造极限承载力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对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根据间距数据设置宽度的支撑点位置,也能保障结构节点的设计质量。此外在进行构造节点接缝宽度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物整体的荷载能力与地震荷载等情况进行设计。这样能通过保障连接点承载能力与整体安全性能的方式提高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与技术标准,推动装配式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对框架结构进行科学地设计
        框架结构是建筑行业施工建设的常见方式,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较为广泛地运用,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保障建筑框架的稳定性,减少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变形问题。因为结构强度达不到预计的技术标准就容易出现形变问题,如果架构高度过高的话则会导致局部受损问题的发生,限制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装配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框架结构进行科学地设计,严格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开展设计,从而保障框架结构设计的技术标准。
        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关注到构件质量对建筑主体造成的影响,重视保障框架设计合理性的方式推动装配设计的稳定开展,关注到构件设计的重要价值。这样能避免构件出现被破坏或者是坍塌问题,防止其他质量问题或者是安全问题的出现。如果施工区域出现地下水位偏高的现象,那么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防水性能进行深度的研究,确保防水性能符合建筑使用的技术标准。在对地下室进行设计与建设时需要在混凝土中增加一些膨胀剂,这样可以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能达到较高的防水性能。针对框架体系长度不够,不能满足具体伸缩要求的问题,设计人员应该通过增加配筋率的方式达到预计的技术标准,也可以开展多种保暖措施以达到预计的功能要求。
        (五)关注剪力墙的设计质量
        研究指出传统的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也出现流动性较大的现象,未能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而装配式能保障构件生产的实际质量,这样能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推动建筑行业的有序开展。在进行装配式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关注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也需要关注剪力墙的设计质量。通过保障剪力墙设计质量的方式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空间体验,也能保障建筑项目的安全性能。这是因为剪力墙会影响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剪力墙结构会影响建筑主体的地震荷载能力,也能避免剪切破坏问题的发生。所以需要关注剪力墙的设计质量以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
        在剪力墙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逐渐提升剪力墙设计与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一是在高层建筑装配式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剪力墙设计的时候需要对空间格局与整体结构性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对称原则为指导进行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方式。二是综合考虑周边的地理情况,在安全性能指导下进行剪力墙的设计。尤其是那些频发地震的地区,设计人员应该合理增加剪力墙的设计厚度,这样能保障剪力墙设计的质量,也能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三是在进行剪力墙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到边缘配置的情况,重视逐渐提升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能力。通过开展以上几方面的设计,能结合施工情况与外界条件提高装配式整体的设计质量,减少后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化发展。
        结论:
        研究指出通过装配式技术的应用能合理缩短建筑工期,也能提升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效益,这样就给行业的持续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所以需要关注到装配式设计体现出的技术优势,考虑多种施工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样能保障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实际效果。本文认为设计人员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考虑,通过结构设计优化的方式提高建筑设计的绿色化,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展示出环保性能。
        参考文献:
        [1]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38+141.
        [2]王润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203-204.
        [3]隗鸢翀,张鑫.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居业,2019(05):16+18.
        [4]严景彦,纪冉.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建筑安全,2018,33(04):39-41.
        [5]江涛.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5):282-283.
        [6]李萃.分析与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01.
        [7]嵇蕾.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