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41152419890815XXXX;2.身份证:41152619900102XXXX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进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制装配式施工能够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材料损耗,规范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需要不断创新理念,优化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也对保证房屋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我国大力推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统一,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十分有帮助。
1.预制装配式建筑类型及特征分析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类型
一般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根据装配化的程度分为两类:半装配式建筑和全装配式建筑。
半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首先在工厂进行预制,在预制完毕之后在运送到施工现场,该部分结构的构件和房屋承重构件一起浇筑。半装配式建筑相比全装配式建筑来说,具有适应性强、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在特定施工环境下,还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为相关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全装配式建筑的部件都是经过成批砌筑之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包括墙板、框架、板筑结构等。主要优点就是构件的质量有保障,不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气温的影响,采用的施工方式是工业化生产,误差小,效果更好。
1.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征
和传统建筑形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多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建筑材料和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保护建筑现场周围的环境,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都是先在工厂制作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配件,在施工开展时,直接把已经制作好的配件利用到施工中,能够缩短工程开展的时间,最大化利用资源,也能减少施工工人的工作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未来迈向工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建筑工业化主要是以工业化生产模式为主,让施工流程更简便、规范、标准,摆脱了传统建筑的束缚,也避免了传统建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能够实现建筑产业链的全方位发展。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想要实现建筑行业专业化,首先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生产模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优点分析
2.1科学设置建筑格局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结构的现状来看,建筑结构设计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一定差异,这一问题就表现出传统建筑中空间设计的不合理性,比如说工程结构中存在内部空间狭小等问题。但是如果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就能良好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保证设计和实际需求完全符合,对工程的各部分结构也能做到优化处理,体现出工程结构的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内部空间。
2.2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相比传统建筑结构来说,具有更强的负荷能力和稳定性,预制装配式建筑部件的重量更轻、也符合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也提升建筑的效率和质量,能给建筑工程带来更多便利。
2.3提升建筑资源使用效率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一致,还能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在建筑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巨大。但是在应用建筑材料的时候,在结构集成和组装方面依然存在浪费情况,因此,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到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第一时间清理施工现场,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破坏,进行资源最大化利用,将能够二次或者多次使用的建筑材料集中管理,避免造成材料浪费。
3.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分析
3.1预制窗体施工
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中,预制构造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因此,在预制装配式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螺栓吊耳的相似性,连接窗体上的螺栓,确保窗体结构和墙体之间连接的紧密型和稳定性。在衔接期间,还需要以窗户结构特征为依据,不断调整模板的方向,以便施工人员能把模板螺栓准确插入到墙板的连接孔中。其次,要控制好作业面和窗体结构的距离。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越性,还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房屋的质量安全。
3.2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在具体工作开展时,预制叠合板和作业层之间的距离要大于300mm,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要求,要明确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并及时调整,减少人为误差。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叠合板不受到损坏,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确保叠合板的质量。其次,根据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合理选择预制吊板安装的方式,保证吊装的紧密度,可以搭设临时支架来辅助吊板安装,起到稳固叠合板的作用。在吊装工作结束之后拆除临时支架。最后,还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是否安置双层支架,在安装第一层叠合板之后,利用混凝土浇筑来确保其强度,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了80%以后,拆除下层支架。提升预制装配式施工的质量。
3.3剪力墙施工
为了让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需要监督和管理好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强度,不断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确保建筑物在极端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前也具备抗震能力。因此,要利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连接预制构件,确保构件之间的精密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水泥固定螺栓,确保剪力墙和建筑的各个结构形成有机整体。除此之外,剪力墙应该放在建筑结构的中心,为后续作业打下坚实基础。并且为了避免各个构建出现松动的情况,还可以在墙体中植入钢筋和水泥砂浆,确保建筑的可靠性,提升建筑质量。
3.4制作安装预制承台和预制梁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预制承台的规格也有着较高要求,一般来说,承台的壁厚应该控制在10cm左右,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承台安装符合标准,需要做好吊装件的预埋处理。还需要严格掌控预制梁的安装。预制梁的制作和安装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来进行,可以在预制梁两端设置连接件,在梁轴上设置预留孔,为焊接钢筋提供便利。还需要全面分析预制梁的承重性和抗弯性能,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3.5选用恰当的施工工具
为了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运输预制构件时,要根据构件的尺寸、大小、材质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车辆,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安全、无损伤的运送到施工现场。合适的施工工具能够为项目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大程度上降低部件的损害程度,提升建筑的质量。
3.6固定预埋构件
想要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还需要处理好固定预埋构件,需要将这些构件固定在建筑中的某一位置,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就会出现工序混乱的情况,延长工期,不利于工程开展,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3.7控制叠合板的施工流程
在对预留件进行连接时,需要严格控制叠合板之间的跨度,安装流程的规范性,不要给预制装配式建筑留下安全隐患,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检查。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正在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开展的过程当中,使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在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的同时,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最大化使用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
[1]陈春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1):114-115.
[2]马清,马志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62.
[3]尹晓璠.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居舍,2020(15):71+165.
[4]朱淑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地名,2020(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