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河工程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工程,因此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后续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施,并且有效控制工程预算造价,为市政企业提供利益保障。在目前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因此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法,提高审核结果的真实性,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一定可以充分发挥出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引言
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控制中,控制力非常小,普遍存在投资失控现;预算编制和上报不真实,虚报,瞒报;市场大环境不够规范;不少给排水行业单位都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客户对给排水装修的基本认识不足,更是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强化预算造价控制力。
1 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内容
1.1 工程施工量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预算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内容包括工程施工量,工程施工量可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更加有序,并且做好工程量的审核工作有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避免出现误差。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并且所需的物资较多,容易产生变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可以对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并且保证质量。市政给排水工程受到工程量的影响较大,如果工程量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工程信息出现误差,严重影响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1]。
1.2 工程费用计取审核
工程费用计取是以合同作为依据的,内容和核算的方式都应该进行合理选择,费率按照部门规定确定。文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在进行工程费用计取审核时要关注时效性,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工程费用计取审核具有灵活性,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构建完善的审核体系,按照审核制度进行计取审核。
1.3 工程建设范围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可以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建设的有序性,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合同范围进行规定,通过对工程建设范围的确定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现象。并且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范围进行明确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预算造价,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益最大化。
2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2.1 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管理在对给排水工程具体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科学合理的工程决策能够确保有序进行后续工程,基于此,相关单位在对排水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管理时,必须对其工程决策阶段加强控制,为有序开展后续工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进行具体工作时,相关单位首先需要对其建设环境具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场所作为建筑场所,使其工作时间大大减少,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建筑条件进行科学衡量,对施工路线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确保在处理地基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量,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2]。
2.2 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优选设计单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设计单位能够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要求及施工条件,给出更优的设计方案,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对投资成本的需求。在选取合作单位时,应对其能力、信誉、经验等做全方位的评估。例如,调查设计单位以往的设计项目,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结合设计单位的资质、人员配备等评估其综合实力。并参考设计单位的市场评价情况,进一步保证能力评估的可靠性。第二,执行限额设计。在工程开始之前,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投资预算限额,要求设计人员严格依照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投资选择开展设计工作。
给出的工程建设方案既要满足功能性、技术性的要求,还要体现出足够的经济性。广泛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尽可能降低发生设计变更的可能,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额外的成本投入。
2.3 招投标阶段
考虑到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及造价控制与管理需求,在选取投标单位时,应依照高质低价的原则。在既定市场范围内,优先选取施工能力较强、市场信誉度较高,且报价相对较低的企业进行合作。将造价控制与管理理念融入招投标过程中,可促使对投标单位的深入考察,使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择优录取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参与方综合效益的最大化[3]。
2.4 施工阶段
(1)进一步完善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设计一般在施工前完成,但受到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方案可能存在与实际条件、状况不相符的地方。例如,选取的施工技术、设施受到现场地形的影响,导致原本的施工方案执行难度较高或无法顺利执行。为避免以上施工风险的出现,应在施工前结合现场状况,对施工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核,通过细节上的完善和调整,使施工方案更加符合现场要求,以确保施工作业顺利开展。
(2)全面检查施工原材料。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使用原材料所占用成本较高,同时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达到合同要求。若采购材料性能、质量、型号等不符合工程要求,就会导致材料浪费并引发返工风险。因此在施工阶段,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重点检验其尺寸、质量、规格等是否与方案中相一致。
(3)做好签证管理工作。现代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其中融入多项新工艺技术,导致施工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引发现场签证在所难免。出现该类问题时,造价管理人员要对签证内容及对应的工程事项做严格的检查和核对,避免出现不合规签证或虚假签证的问题,导致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4)方案变更管理。方案变更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影响施工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因素。在处理方案变更问题时,要客观评估方案变更的利弊,尽量避免。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合理控制方案变更成本。例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就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潜在方案变更问题在合同中予以说明,以便在出现变更问题时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可参考。同时,提高工程报价的准确性,避免发生索赔问题。
2.5 竣工阶段
为了确保给排水工程运行的有序性,相关单位必须做好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具体落实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时,审核者需要严格基于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开展具体作业,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额外资金的支出。在此过程中,如果合同当中对一些其他费用进行了明确规定,需要将其纳入风险范围。在具体进行结算工作时,对于有施工图纸之外,其他因素导致出现的额外工程量,建设单位应该对其负责。在调整结算工程量,必须严格基于报价进行设计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实现给排水工程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完成工程核算工作后,严格检查工程造价书,双方代表需要签字确认,确保在工程竣工阶段,能够对其工程造价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4]。
结束语
本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总结,认为造价管理应从工程投资规划阶段开始,涵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实现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并在过程中不断总结造价控制与管理经验,为之后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海松,周浩.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6(11):170~170.
[2]时序林.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居业,2017(10):129~130.
[3]蔡金鹏.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8(7):335~336.
[4]段雅雯.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