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形势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于杲
[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而言,要把握互联网的优势

        于杲
        塔河县绿色产品产业发展中心?黑龙江  塔河1652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而言,要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相对应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等,使农产品生产、营销等相关环节实现转型升级,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和优势,使其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客观需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基于互联网+形势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绿色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形势;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也充分把握互联网形式,跟进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以此使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使绿色农产品更有效地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在绿色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更需要充分把握互联网优势,在营销策略方面进一步创新,以此使相关问题得到充分解决。
2基于互联网+形势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的覆盖率并不是特别全面
在当前我国经济步入到新常态的情况下,进一步有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根本上有效推行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的大背景下,从某些地区的绿色农产品营销实践情况来看,在互联网发展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互联网网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全覆盖,这对于农产品的营销和推广造成很大的阻碍。网络覆盖并不够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供需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的情况,农户针对市场的动态和行情并不能充分的掌握,因此也无法及时有效的结合市场动向,针对生产比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对生产规模的控制不够科学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就会导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对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2.2物流体系并没有得到健全完善的构建
绿色农产品与其他的工业品进行对比,有十分显著的不同,它有着十分典型的生物特性,因此对于物流体系有特别严格的要求。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当前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相关方面的物流体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构建,物流体系不能充分满足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需求。一方面来说,绿色农产品有着十分显著的鲜活性和生物性,在实际的流通过程中对其损耗量和损耗率不能充分的控制。另外,绿色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然而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供需的时空差异导致物流量进一步增大。“互联网+”背景下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理念变革进一步要求绿色农产品在物流体系方面要充分实现农产品物流体系自动化、线上化、智能化。而物流体系不够健全完善,设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物流业形成信息孤岛,物流企业标准化比较低,相应的冷链物流体系不上规模,不匹配实际需求,由此导致物流环节降低了绿色农产品的综合价值。
2.3专业化的营销人才十分欠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形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进一步匹配高质量的专业化营销人才。而从营销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农户的年龄都比较大,思维比较固化,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比较薄弱,对于互联网往往还停留在模糊的认识阶段,并没有充分认识其价值和作用,所以导致网络营销受到严重阻碍。

除此之外,在网络营销方面,相关销售人员并不具备绿色农产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消费者希望了解农产品更多的信息,但是营销人员无法为其提供专业详实的解答,使得交易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无法达成交易,由此也无法赢得消费者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4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比较低下
        “互联网+”形势进一步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从具体情况来看,在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方面并不是特别显著,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从具体情况来看,很多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难以实现品牌溢价。除此之外,也要看到虽然某些地区的绿色农产品品牌比较多,但是缺乏应有的公共区域品牌,因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不够统一,在质量和品质方面良莠不齐,所以无法形成统一化的品牌,缺乏品牌的影响力和作用力,缺乏专业性人才针对产品的品牌进行营销和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产品的信息无法到达目标顾客群中,由此导致潜在客户大量流失,现有的客户也无法充分维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无法有效树立起品牌。
3基于互联网+形势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3.1进一步有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充分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就需要针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加强,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覆盖率,为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有效增强提供必要的支持。要进一步加快网络全覆盖进程,提高互联网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保障全省网络安全,建立全面、系统的农产品营销服务信息机制,便于市场需求信息、实时生产信息和其他微观信息等在供需方流通,从而进行市场观察、监控与预测,为农产品营销策略的有效推进提供应有的设施支持。
3.2. 打造更为健全完善的物流体系
物流行业在“互联网+”引导下为配合农产品营销,着眼于农产品时鲜要求,也要进一步完善和打造更为健全完善的物流体系,确保各类农产品能够在运输配送等相关方面更加通畅。在当前农产品网络交易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了解农产品时空转移,充分结合绿色农产品的运输特点,针对相关区域的网络资源进行切实有效的优化,着重做好智能化交通发展,使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效缩短,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
3.3挖掘和有效培养新时代农业营销人才
具有相关农业知识的营销人才是决胜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关键。针对这样的情况,要进一步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更强,具备网络营销观念和技能的销售精英,他们要具备应有的互联网思维和技能,同时针对绿色农产品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掌握,以此在更大程度上缩短绿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周期,使资金周转更加高效,为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注入全新的血液和强大的活力。
3.4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是“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农产品营销的重点。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提是进行农产品生产、包装、规格等的标准化,实现农产品产销规模化效益,进一步有效利用全新的科学技术,充分优化农产品的质量,统一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标准,和国际进行接轨,使农产品的品质能够为品牌树立奠定基础。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创新发展,增强附加值和品牌溢价。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绿色农产品的营销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对此,要结合具体情况充分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发展对策,进一步落实各项应用策略,以此使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种植户能够实现稳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张莉.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187-192.
[2]高丁莉.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5):185-188.
[3]王嘉琦.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探析[J].价格月刊,2014(4):58-61.
[4]田汉.吉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