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许庆勇
[导读] 视觉文化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接受信息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

        许庆勇
        安徽省肥东县融媒体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  231600
        摘要:视觉文化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接受信息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融媒体时代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新闻摄影记 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机摄影、自媒体催生的群众性摄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冲击;摄影记者应对新的挑战,促进了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融媒体;新闻摄影;视觉效果
        融媒体的来临,对我们的生活信息获取方式带成了重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至 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 29 亿,全年新增网民 566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从而可以看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资源,信息数量不断增多,信息渠道也在拓展;受众的注意力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所谓融媒体,就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到一起的交互融合。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新闻传播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媒体融合当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一、融媒体时代对新闻摄影造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媒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新闻杂志还是网络平台,都想在新闻竞争和经营发展中抢占先机,通过微博、微信、网站以及电视和杂志等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互补性,在资源上进行整合,构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融”的新模式。新闻摄影在融媒体时代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好的作品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观众。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一批新兴融媒体逐渐发展壮大,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些融媒体具有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也为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在一个大型媒体集团中,新闻摄影记者通常具有充足的经费,采访范围广且形式多样。同时,由于融媒体本身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点,改变了过去不同媒体之间的限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将过去各自为政的子媒体相结合。部分新闻媒体通过报纸、网站、微博和微信等构建新型的采编中心,在新闻摄影外出访问时,利用手机、笔记本和摄像机就能够完成各种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新闻资料的采集与整理,同时能够减少成本,进一步推动新闻媒体的发展。
        这样一来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较好的资料整理能力和摄影能力、写稿能力。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一批年轻、思维敏捷的摄影记者涌现。在客观上能够降低成本支出,同时提高摄影记者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虽然很多情况下采访任务具有相似性,但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新闻摄影和电视摄影在拍摄角度、画面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践证实,视频截图实际上是一种聊胜于无的无奈之选,要想提高新闻配图的质量,还是需要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在融媒体时代,报纸、微博、网站的编辑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的色彩和结构,这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一张好的新闻配图要将新闻内容和图片结合,才能体现新闻事件的整体性,从而吸引读者阅读,这也对提高新闻作品的点击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媒体都认识到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重要性并重新定位其作用,使得新闻摄影记者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机遇
        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也对我国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带去了极大的改变,对新闻摄影记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下可以促进摄影记者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空间。传统媒介环境下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和其他媒介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得拍摄到的图片很多都是用在纸质媒介上,摄影记者的工作平台不大。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传统媒介可以和互联网进行联系,利用网络可以把拍摄到的图片发送给各个新闻媒介,可以有更多的受众看到图片。另外,我国还有一些平台,这些平台也为摄影记者的发展提供了在体制之外的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也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速度加快,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C端等途径接受信息,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用这一发展需要。

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比如,过去还是从新闻报纸中获取信息,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很多的活动,以往的摄影记者图文并茂形式已经变成视觉化的摄影师图像。另外,传播环境也出现了变化,摄影图片从纸质媒体变成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可以有效解决纸质媒体版面的问题。融媒体时代也让摄影图片改变了传统的模式,让图片的拓展渠道得以拓展,提升了图片的市场价值,也让更多受众看到图片。互联网为摄影记者传输摄影图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图片传输效率的提升。
三、摄影记者应对新挑战的策略
        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的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为新闻摄影的竞争带来了革命。在充斥着视觉文化的融媒体新媒体时代,各类媒体毫不吝惜网页、版面,浓墨重彩地以大量大幅图片,或跨页图片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吸引读者。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相应地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地位。
        在当今数码网络时代,银盐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技术壁垒早已不存在,普通人都可以进行新闻摄影,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更高层面上以全新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在新闻竞争中,新的媒体也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新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要掌握多种新闻技能,能够在更深层面拓展新闻的深度。在面对重大新闻发生事件时,媒体更加需要图文并重的深度报道,以及大篇幅图片报道来全面诠释新闻事件,增加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视觉感知。这些深度摄影报道,通过大量的新闻图片来讲述新闻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度摄影报道一般由若干幅有相互联系的新闻图片组成,通过记录新闻事件、讲述新闻故事、展现社会现象,来表达新闻的主题。与单幅照片相比,深度摄影报道阅读上更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内容更丰富,叙事能力更强。
四、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
        4.1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能够通过各种摄像设备拍摄高清图像,同时还要合理剪辑采访视频,确保剪辑之后的视频画面与音频相符。新闻摄影记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采访能力,能够在现场采访中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新闻作品的真实度。新闻摄影记者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同时加强与其他摄影记者的交流,从而吸取他人的经验,拍摄出更好的新闻图片。
        4.2拓展新的拍摄途径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手机摄像像素的提升使得摄影行为更加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手机拍摄的图片通过微信、微博等发布在网络中且部分有创意、质量好的图片在发布后获得大量受众的喜欢并得到了快速的传播。由于很多事件的发生非常突然,很多记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而快速赶往现场,但摄像机无法随身携带,要是返回拿取很可能错失最佳摄影时机,使得拍摄图片的新闻价值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高像素的手机来拍摄现场画面,从而解决没有摄像机在身边的问题,增强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主流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需要传播主流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其可以用高品味和高质量的图片故事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受众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袁,要唱响主旋律,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这也是时代对主流媒体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昌凤.数据分析工具院驱动记者与用户的新型互动融合-数据助益媒体融合时代信息生产模式的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6(11).
        [2]朱李典雅.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研究-“澎湃新闻”为例[J].河南大学,2017.
        [3]李佳.论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报道的发展趋势[J].神州,2016(2).
        [4]刘明明.略论融媒体时代下对广播新闻编辑意识的创新运用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袁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