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王莉
[导读]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10日至2020年6月10日收治的70例脑外伤患者,依据患者所选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依次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贯彻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改进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其治疗心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外伤患者;应用效果;住院时间

脑外伤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引起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对脑外伤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1]。因此,本研究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发挥的临床效用,通过对我院选取的70例脑外伤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10日至2020年6月10日收治的70例脑外伤患者,依据患者所选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
对照组的35例患者,男女性患者比重为20:15,年龄在33~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6±7.46)岁。干预组的35例患者,男女性患者比重为22:13,年龄在3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5±7.3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①首先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要对应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全面将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应用到其中,规范护理流程。②注重患者心理疏导,针对患者产生的恐慌、焦虑、抑郁的心理要积极进行疏导,改善其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临床治疗信心[2]。③密切观察患者,加强其生命体征检测,保证患者呼吸通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④在患者意识恢复后,检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对患者肢体进行推拿按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从语言以及肢体活动的角度出发,指导患者有规律的康复[3]。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况:从SAS、SDS进行比较,SAS(焦虑自评量表),分值界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界为5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4]。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对脑外伤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用t检验,表示为(),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
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改善,差异明显,效果更佳(P<0.05)。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2.2患者住院时间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生活质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35例患者当中,满意18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28/35)。干预组35例患者当中,满意28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0806,P=0.0241)。
3 讨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如果采取的治疗护理方式不当,就会对患者健康以及后期恢复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本次研究中,在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当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5]。基于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护理期间患者具体所需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患者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展开心理疏导,使其正确看待疾病,提升患者的临床配合度,加强并发症的管控,改进患者的预后效果[6]。
研究结果表明,对干预组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相对于对照组运用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护理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稳定了患者的情绪,改进了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效率,促进患者病情能够更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金凤.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40+142.
[2]梁素娟.人性化护理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3):544-545.
[3]沈月丹.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46.
[4]吴丽婷, 林志瑜.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009(020):174-176.
[5]刘海莲.评价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369.
[6]王焱鑫.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026(006):744-746.
作者简介:王莉 1984年7月生,女,籍贯:宁夏中卫,最高学历:大专,职称:护师,职务:护理组长,研究方向:护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