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中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进行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分析患者的满意度。效果: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经口鼻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效果研究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没有达到拔管的最佳时机时,患者体内留置的引流管自行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出的情况[1]。非计划性拔管有可能对患者自身造成损伤,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率,引起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严重者容易导致死亡[2]。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准确的发现患者的潜在问题,可以有效建立具体的评估体系以及树立正确的护理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有效解决患者问题。除此之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探讨出更加有效解决问题方法,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篇文章通过对我院进行护理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指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100例患者经口鼻插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5-82岁,平均年龄(45.12±4.5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6-80岁,平均年龄(46.02±4.01)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包括常规的病床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采取的是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选取护理经验比较丰富以及护理专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专门的护理小组,并定期进行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不同管道的妥善固定方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用途选择合适规格及材质的导管,患者耐受程度风险预警评估时机的准确判断,患者病神志及配合能力的准确评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准确把握拔管时机,以及其他预见性护理内容等[3]。其次,能够准确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预估,尤其是拔管的高危人群的有效识别并能及时准确的做出处理及干预措施。例如,在患者的床边设置防护栏、如何处理患者的分泌物、药物对患者的镇定效果、经口鼻插管的患者给予雾化湿化等,有效预见危险性因素,保护患者安全[4]。再次,加强对患者的预见性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性的引导,告知置管的重要意义及拔管的风险,及时安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心情舒畅,提高患者配合度。最后,必要时刻对患者采取预见性镇痛政策,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
1.3观察指标
按照我院的护理结果评价指标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估,评估主要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三个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
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结果见表一:
表一 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结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未经医护人员统一,自行将管道拔出,患者自行拔出管道对患者而言有着很大危害。一方面,非计划性拔管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一般情况患者需要增加住院时间,且需要增加一部分住院费用,造成护患之间的隔阂,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5]。另一方面,非计划性拔管会增加患者院内感染机率,形成多种并发症,比如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护理政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本篇文章通过对我院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指出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政策在临床试验中是科学合理的,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各个医院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政策,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从而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政策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靓,徐姣姣.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7):2490-2491.
[2]刘琳琳,姚丹.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23.
[3]胡敬莲.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275.
[4]熊勤林,罗秀华,罗艳.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06):158-159.
[5]朱祥岑.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普外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