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依从率进行判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运功神经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威胁,患者通常会出现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情况。优质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1]。本文就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年龄为(66.24±5.5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你年龄为(65.44±5.0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都同意并签同意书;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和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基本资料齐全;患者被确诊为脑卒中。
1.3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
1)进食训练: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加强咀嚼肌肉的训练,进而帮助患者成功的进食。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舌头进行包裹,然后训练患者舌头进行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牙齿磨合摇动,每次训练20分钟,一天训练2次。
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饮食规划,在饮食方面要采用较为松散的食物,避免患者的咀嚼功能受损。
3)运动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下地走路等运动锻炼患者的肌肉及患者的协调能力,在患者锻炼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以正确的方式进行锻炼。
1.5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依从率进行判定。其中,护理依从率以患者是否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训练进行评判,则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x2检验,并分别用(±s),[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神经内科护理是根据脑卒中患者制定的优质护理方案,通过该进食训练、饮食护理及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进而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依从率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证明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运功神经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痛苦[3]。
参考文献
[1]兰天.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8):830-831.
[2]林桂永,黄金菊,郑凯双,等.园艺疗法联合镇肝息风汤加减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及精神康复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7):32-34.
[3]舒国建,刘家庆,向云,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2020,35(07):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