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提前干预,有效减少了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方法 对2520例患者全部采用CT专用留置针穿刺,并在留置针型号、留置时间、血管选择、穿刺技巧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干预,来观察CT增强检查的顺利完成情况。结果 在造影剂增强的患者中,3例外渗均为Ⅰ期外渗,经处理后1-3天肿胀消失,皮肤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专用留置针穿刺,配以良好的护理,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提高了CT增强检查的成功率。
【关键词】专用留置针;CT增强检查;造影剂外渗;护理
多层螺旋CT与专用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技术重要手段,主要依靠注射于体内的造影剂显影达到鉴别相应疾病的目的,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由于短时间注入的造影剂要求一定的速率和流量,高速注入一旦发生造影剂外渗,会导致局部红肿、疼痛,严重的可出现皮肤溃疡甚至坏死[1]。因此保证给药途径的持续畅通,减少造影剂的外渗显得极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增强 CT检查患者2520人,其中男性1512人,女性1008人,年龄37-86岁,平均65.4岁。腹部增强556例,胸部增强322例,头颈部CTA1315例,冠脉CTA275例,双下肢CTA52例。
1.2 设备和材料。我院使用荷兰飞利浦Ingenuity Core 128多层螺旋CT机,迈创双筒CT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碘海醇,浓度:350 mg/ml;欧乃派克,浓度:350 mg/ml;碘克沙醇,320 mg/ml。林华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CT专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Ⅱ-A型 20G(1.1x30mm)和22G(0.9x25mm),普通增强选用22G,血管成像选用20G。高压注射器头由双管组成,A管为造影剂专用管,B管为0.9%氯化钠注射液缓冲液专用管,其末端连接静脉留置针。
2 护理体会
2.1 做好健康宣教。做CT增强扫描前进行病情评估,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糖尿病患者的尿量及肾功能情况,是否正在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药。向患者讲解CT增强检查的基本原理及检查的必要性,并告知患者在注射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签署知情同意书,从而顺利进行检查。
2.2 选用 CT专用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是CT增强检查前的重要环节。用留置针取代传统的头皮钢针具有保护血管、易于操作、方便抢救因造影剂或药物过敏患者[2]。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随着血管的形状进行弯曲,而CT专用留置针比普通留置针更具有耐高压、安全等特点,能保障检查的顺利完成。
2.3 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概率便会越大[3]。管理层从人力资源方面合理安排C T室护理人员,使增强患者进入CT室后穿刺,从根本上解决留置针留置时间问题。
2.4 穿刺血管的选择和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是预防造影剂外渗的关键步骤。应首选粗、直、富有弹性,易固定的血管,如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不选择近几天有抽血、穿刺史的血管进行留置针的穿刺,会导致造影剂从未长好的原针眼处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肿胀。
2.5 留置针型号及穿刺技巧。①根据病人的自身血管条件和检查的目的,选用留置针的型号。造影剂推注速率为3.0ml/s时,宜选用22G型号静脉留置针;而造影剂推注速率4.0~5.0ml/s时,宜选用20G型号留置针。②改进穿刺方法,护士应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在穿刺上方约5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两次,直径>5cm[4],采用快速、大角度静脉穿刺法35°~45°,具有回血时间快、一针成功率高和损伤程度轻的优点。见回血后平行进针1cm,左手中指始终绷紧皮肤,把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用3 M透明粘膜固定好套管针。回抽注射器看回血良好,快速注入20 ml生理盐水,若无肿胀、渗漏方可使用。并嘱咐患者穿刺部位尽量不要弯曲,以免注射时局部压力过高导致外渗。
2.6 造影剂的用量和流速。胸腹部增强为3.0mL/s,冠脉造影为5.0mL/s,其他血管造影为4.0mL/s。造影剂在达到诊断要求、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少用药,减慢速度。患者一旦出现情况,操作者应立即在终端上点击中断或终止注射按钮,以停止注射,减少肿胀的发生,降低肿胀程度。
2.7 造影剂外渗的处理。对于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立即停止注射和扫描,并尽量回抽造影剂[5],回抽在拔针前进行。然后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时间≥5 min。交待患者和家属24 h内禁止热敷,抬高穿刺侧肢体。2019年1月至 2019年12月发生3例造影剂外渗均为Ⅰ期外渗,即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刺痛、无水泡和坏死,肿胀面积在4cm x4cm以内较轻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必要时用硫酸镁湿敷,1~3d完全吸收,皮肤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全部采用CT专用留置针穿刺,并在健康宣教、穿刺技巧及造影剂使用等方面进行提前干预,减少患者外渗的发生,提高了CT增强检查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萍燕.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
志,2015(3):43-45.
[2]马丽前.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J]中外医疗,2015,14:142-143
[3] 张蜀芸.CT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外渗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
(18):154-156
[4] 段美玲,蒋世明,范芦芳,等.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
术版,2010 (10):61-62.
[5] 谢升阳.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6):47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