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77例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成两组,分析不同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指导,患者分诊、急救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低,同时,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提高急诊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急诊;急救;规范护理;严重创伤
前言:急诊科室主要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救治,严重创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患状态,病情危急且进展速度快,需要立刻实施度救治,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帮助其摆脱危险状态[1]。急救护理干预方法能缩短急救环节衔接耗费的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救治时间。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7例严重创伤患者,展开急救护理干预方法在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研究期间,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77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男性53例,女性24例,年龄18~73岁,平均(53.1±0.5)岁。创伤类型包括车祸、机械碾压、击打创伤、高空坠落等类型,基本指标差异不显著。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急诊严重创伤;(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中途脱落患者;(2)排除就诊前死亡病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评估患者病症,询问病情并明确患者创伤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受伤部位等。观察患者气道是否畅通,呼吸节律是否正常等。观察患者脉搏、血压、面色以及末梢循环,给予通气、输注、出血抑制以及手术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急救急诊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为:(1)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评估要以准确判断和快速评估为原则,明确优先处理顺序准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患者,包括出现窒息、大出血的患者,对于严重者要开启绿色通道。(2)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因为患者存在严重的组织创伤、损伤症状,且病情进展和变化速度都较快,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出现组织低灌注情况。所以,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对瞳孔、血压、脉搏和意识进行观察。注意患者窗口出血、胸腔闭式引流液形状、引流量和颜色,保证导管畅通。快速完成患者检查报告单的采集与查验,分诊转送途中要做好患者固定安置,妥善完成交接工作。(3)完善就诊记录。患者的各项急诊急救记录要在接诊之后的6个小时之内完成,要求补充完整患者全部的就诊资料,记录内容完整、准确、有效,且不允许出现任何涂改和伪造行为。(4)心理护理。负面情绪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急诊工作进展,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以耐心有效的沟通方式,给予患者情绪安抚。如果在治疗期间,患者因为疼痛而出现身体颤抖、大声喊叫情况,可以通过轻拍患者肩膀、握手等方式给予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
(2)对比两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急救急诊护理干预指导后,患者分诊、抢救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结果差异明显(P<0.05)。
表 1 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照表[]
2.2 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满意度对照表[n/%]
3 讨论
临床上,严重创伤的发病率较高,当患者在受到外力或者不可预知因素突然重创之后,会出现部分器官、组织、系统损伤。严重创伤属于高危病症,患者受创后病情严重,可能出现创伤性休克、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呼吸窘迫等症状。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较高,医院急诊科室的医护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救治,为患者展开积极抢救护理,提高急救成功率[2]。规范化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护理方法,能够促使传统护理方法有效改变,并避免为患者实施单方面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并根据实际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做出相应调整,构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能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从本文研究中能看出,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时间为(1.6±0.1)min、急诊急救(16.7±0.5)min、患者住院时间为(8.6±0.2)d,各组指标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得出,观察组满意度为97.56%,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严重创伤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多种突发情况,包括出血、伤口感染或者呼吸不良等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始终以高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提供针对性处理,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指导。从护理态度、语言、语气和方式等方面做出优化调整,降低患者的心理分担与精神压力,促使他们提高急诊治疗中的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治疗有效性[3]。在针对严重创伤患者治疗中,可以构建绿色救治通道,利用呼吸道护理方式,促进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以免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最新进展。实施对型输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掌握患者的疾病史、患者家属情绪和想法,做好患者伤口处理,给予对症急救配合,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以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能够争取最佳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何最,李王安.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3):3684-3686.
[2]安焕萍,张艳.观察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并发症情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90+99.
[3]杨艳朵.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