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重症患者护理管理当中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19年6月,结束于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患者总数量为90例,按照患者运用护理方法的差异来进行分组,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作为比对组,患者在临床中采取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的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在临床中采取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可以让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重症;护理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危重患者集中救治、观察的科室,科内所有护理人员需要借助先进医疗技术,以及现代化监护与抢救设备,对患者开展集中的加强治疗与护理,尽最大努力促进患者康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本次研究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详细护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19年6月,结束于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患者总数量为90例,按照患者运用护理方法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可分为试验组与比对组,两组各选择45例患者。试验组中男患者数量为25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0例,患者年龄集中在22-7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1.03±1.53)岁。比对组中男患者数量为24例,女患者数量为21例,患者年龄集中在23-79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2.13±1.6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p>0.05。
1.2方法
比对组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开展有效监测,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护理人员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协助医生开展相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临床中进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具体护理内容有:
(1)确定床护比与护患比:科室护士配备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床护比1:3,使得患者在手术或相关治疗后可以取得优良的护理服务,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同时按照护士实际工作能力和层级科学排班,采用新老搭班、弹性排班,实行两班倒,减少了频繁交班可能带来的隐患,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都可以得到良好护理。病房需要尽可能让床护比和护患比都保持稳定,确保患者可以取得优质服务。
(2)压疮预防护理:全面系统评估患者情况,特别是对皮肤压疮具有高危风险的患者,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各班护理人员定时观察与记录患者的皮肤状况。若患者已经出现了压疮,则护理人员需要有效分析患者出现压疮的原因,积极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2],促进转归。
(3)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护理:严格按照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集束化策略予以干预,规范护士的操作,严格手卫生,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坚持每天擦洗尿道口,及时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尿管,避免患者受到感染。
(4)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护管理:严格按照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策略予以护理,规范护士的操作,每日督查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和手卫生,用含醋酸氯己定0.02%—0.05%的口腔护理液清洁口腔,间断声门下吸引,强化气囊管理,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每日评估患者病情,及早停用呼吸机或拔除气管导管,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含有操作熟练度、工作态度、护理水平与总体护理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运用SPSS 24.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以均值±标准值来开展计量资料,t值作为检验值,p<0.05,代表数据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操作熟练度,试验组为(96.25±5.38)分,比对组为(84.38±4.38)分,t=8.521,p=0.001。比较工作态度,试验组为(95.43±4.29)分,比对组为(83.60±2.58)分,t=8.615,p=0.001。比较护理水平,试验组为(97.73±2.38)分,比对组为(86.05±4.18)分,t=8.150,p=0.001。比较总体护理质量,试验组为(97.13±4.18)分,比对组为(84.51±4.52)分,t=8.483,p=0.001。试验组患者的操作熟练度、工作态度、护理水平与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比对组,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若临床工作中观察病情到位,对应处理不及时,患者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病情恶化,乃至发生死亡,因此临床需要给予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足够的重视[3]。护理管理是临床一个重要部分,临床有多种护理管理方式,临床需要给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管理方式。
常规护理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让患者与家属满意。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的床护比与护患比维持可以确保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压疮预防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皮肤压疮发生概率得到降低,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及时、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患者发生感染[4]。结果表示试验组患者中,无论是护士的操作技术、工作态度、护理水平与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比对组,由此可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管理。
总而言之,重症患者在临床中采取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但为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保障,也减少了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刘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2):84-85.
[2]范小青.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222+225.
[3]孙文莉,王琨,英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8):114-116.
[4]张守亚,江敏.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重症患者康复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