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周利 乔媛媛 陈素珍
[导读]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 脑出血患者92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状况、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AT-Ⅲ、D-D、TT凝血指标水平无可比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出血手术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可考虑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指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结合,并向患者实施,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使护理风险降低,提升护理质量[1]。集束化护理将一系列的具有循证基础治疗护理措施进行结合,来处理难治的疾患[2]。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应用至脑出血手术患者,并将该干预模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作以下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2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7-65岁,平均(56.7±2.4)岁;研究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5-66岁,平均(56.9±2.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可比性差异(P>0.05),本研究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悉知,表示自愿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给予健康宣传教育、科学饮食指导、肢体康复锻炼指导等。
1.2.2研究组术后集束化护理。方法:每日检查创口预防感染。定期观察下肢末梢的血运感觉,将下肢抬高20°,确保能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术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术后早期进行床上的四肢功能锻炼,让患者穿弹力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前须行彩超检查,确定无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下方可应用能做间歇充气加压干预。对下肢进行按摩,每天进行脚踝部活动,教导患者技术掌握正确按摩下肢的方法,协助患者下肢进行被动训练,降低静脉血栓几率。术后中期,协助患者进行床下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坚持流质食物,依据机体恢复状况,在一段时间后正常饮食,为患者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指导,如多食用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禁止患者家属提供食物,指导患者多食新鲜果蔬,确保正常排便,避免排便过度用力。心理方面要提供心理护理,由恢复周长,往往会导致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加强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减少负性情绪,利于建立恢复的自信心,引导患者积极乐观,树立坚定的信念,战胜疾病。
两组均持续护理3周。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状况,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内容共5项,0-4分制,20分满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患者出院前调查。并在出院前统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状况。
1.3.2对比凝血指标水平指标包括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对本研究所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用X2(%)进行检验,计量用t检测(x±s)进行检验,显著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状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分,例,%)


2.2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AT-Ⅲ、D-D、TT凝血指标水平无可比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3讨论
集束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属于最具高效性的护理模式,集合了大量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护理措施,来处理术后较为棘手的疾患,以=来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集束化护理通过对患者提供基础性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不但能帮助病患及家属掌握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根本原因,还能使他们了解该并发症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知识,利于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提升[3]。此外,集束化护理中对患者予以病情监测,不但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相关并发症的进展,利于对并发症高效处理,降低并发症几率及致残致死率。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利于促进机体循环,被动锻炼肢体,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更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提升治疗效果,利于预后[4]。本研究中,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凝血指标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进一步表明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凝血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出血手术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还能改善凝血,可考虑推广。

【参考文献】
[1]袁萍, 唐敏, 刘易君,等.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改善情绪中的临床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126-128.
[2]Chen Xiang, Jiang Jing.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and acute fracture [J].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9, 016 (4): 35-37
[3]韩艳梅.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58(1):578-579.
[4]崔翱.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14(1):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