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E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选用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患者设为参照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患者设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分别为(5.57±1.46)d、(7.27±1.26)d,明显比参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E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不良事件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患者,且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伴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其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期病情较为严重,一旦操作不当,就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所以,对于EICU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必须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关文献报道显示,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快患者恢复,还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E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深入探讨集束化护理实施效果。现予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E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选用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在参照组患者中,女16例,男19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73岁,平均为(55.72±5.19)岁。在实验组患者中,女17例,男18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72岁,平均为(55.83±5.27)岁。对于基线资料而言,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严格按照科室要求及医嘱开展护理工作。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即
(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并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之后给予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此外,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予以密切监测,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2)体位护理:适当提高患者床头30~45°,之后稍微抬高患者下肢与床尾,保持患者平衡状态。
(3)人工气道护理:对各种管道予以妥善固定,合理使用保湿交换装置,并给予恰当的吸痰处理,一般借助振动排痰机协助排痰,负压范围20.0~26.7kPa。
(4)镇静护理: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必须给予恰当的镇静处理,通常选用右旋美托咪定予以镇静,保持镇静评分3~4分,并保持每天停药1次,直到患者清醒。然而,在应用镇静药物的时候,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约束,避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5)营养护理: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利用营养泵经由胃管予以流质食物,以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在此过程中,每6h抽吸1次残渣,之后根据残渣量合理调节输送速度。
(6)感染预防护理:在执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如果管道受到污染,必须马上进行更换,对终末予以彻底消毒;保持呼吸机集水杯处在最低位置,及时将管道中冷凝水倒进含有氯消毒液的带盖桶中。除此之外,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每天2次,保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以及不良事件(肺部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专业软件SPSS 20.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用x2值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EICU治疗时间
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1。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EICU治疗时间(,d)
2.2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2。
表2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n(%)]
3.讨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十分凶险,除了给予恰当的治疗干预外,还要加强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2]。现今,常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普遍,护理措施比较被动,且太过机械化,无法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必须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
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基于循证理论且集合多种护理措施的护理方式,在EICU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确切[3]。在集束化护理中,体位护理有助于保持患者身体平衡,人工气道护理有助于促进排痰,镇静护理有助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营养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感染预防护理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护理目的性与针对性非常强,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本文研究表明: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此结果与有关报道[4]的研究结果非常接近,由此证实,集束化护理在E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不仅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E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杭,崔鸣欧,苏琪琴.以护士为主导的标准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0):1737-1738.
[2]朱丹萍,黄丽芳,应超.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69-871.
[3]曾能娟,王巧丽,黄慧娟, 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1):1731-1733.
[4]董观燕.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神经功能及感染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9):1509-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