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我院急诊科从2015年1月份—2017年5月份对科室3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通过采取对照组、观察组考核将护士进行分层、进阶管理。通过考核将护士进行分层、进阶管理。分层及进阶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理论考核、技术考核、专科护理考核、专科会诊讨论、护士礼仪培训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我院、科两级护士分层培训大纲内容逐级有老师进行培训、考核,最后根据成绩及科室日常考核能力分层进阶。做到能级对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满足了临床护理服务的需要,还有效解决了在繁忙时段人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状况,不但加强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从而切实保证了护理安全与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分层管理 能及对应 提高急诊急救的护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我院急诊科包括两部分,急诊门诊和急诊ICU,从2015年1月份—2017年5月份对科室3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5名,护士15名;N0护士8名,N 护士10名,N 护士15名,N 护士2名,N4护士1名。通过护士分层级人员选拔考核上,把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依照岗位分成护士长(N --N4)--责任组长(N -N )-责任护士(N )--助理护士(N0)四个层次进行管理。
1.2护士层次划分标准如下:
1.3具备能力:
(1)责任组长:通常具备的条件是具有护师以上的职称、入科的时间>3年,护师及以上职称,学历大专以上,护士分层N 层级以上护士,并且综合能力较强,经过理论技术考核合格及科室推进以后,公平择优进行录用。在分层级的主要工作职责划分上,作为责任护理组长,具有行政管理的职权,主要负责护理沟通和协调工作,可以依据需要对于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属于该组护理质量的负责人,要组织和指导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积极参与到护理查房和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的解决,依照计划来落实对于该组护理人员的集中培训。
(2)责任护士:则属于该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应当接受上一级人员的领导。在急救工作比较繁忙的时段可以增加人力。在分层级的培训措施要认真制定各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主要包含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还包括护理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应急能力等多项内容。通常采取逐级培训的方法,通过护士长来负责责任组长和分级的培训,而组长则要负责其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1.2效果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医生和患者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护士对于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并对比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特别重要,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具有显著应用效果[1]
1.3统计方法该研究运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在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3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通过考核将护士进行分层、进阶管理,做到能级对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医生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护士对于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大大提升,表明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层级管理模式属于现代的综合护理模式,该种模式彻底打破原来单一仅仅由护士长抓所有工作的局面,对医院的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主要的目的是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浪费[2]。同时,该研究中所采用的逐层培训办法,能够有效解决集中培训的弊端,常规因为沟通、规章制度及责任划分等问题,导致工作期间发生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3],从而使培训计划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此外,在急诊各班组长的协调和带领下,能够充分地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并有效地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组长还可以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从而将其消灭到萌芽状态,并进一步地提高医师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在实施了分层级管理模式以后,护士对于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该研究显示达到了94.2%,显示出了独特的效果。 另一方面,分层级管理模式还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护理各项考核指标都比实施分级管理以前有很大的提高(P<0.05或者<0.01)。此外,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也使得繁忙时段的护理人数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不仅满足了临床护理服务的需要,还有效解决了在繁忙时段人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状况,从而切实保证了护理安全与护理服务质量。 同时,分层级的业务培训也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力,使护士的业务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与其他的能力明显提升,这说明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雷钧兰.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探究[J]. 饮食保健, 2018, 5(39):226-226.
[2]张海峰,戴华卫,周瑞耀,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35(6):37-39.
[3]史荣花.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 2018(2):178-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