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杨佳
[导读]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各类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基础护理和术后护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控制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现象,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基础护理与术后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术后护理
在医院管理的内容,当中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患者出现疾病时,人体一些免疫系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1]。手术中的患者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染,以至于造成感染。感染对人体的危害根据疾病的程度不同也有所差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科室需要实施手术,是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关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医院接受的各类疾病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各类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6~69岁,平均(42.27±15.3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0~72岁,平均(43.14±15.32)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对存在消极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所有操作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接口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感染。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培训主要包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正确洗手方法,了解消毒隔离以及医院感染确诊的标准,无菌操作以及物品管理的方法,手术室规章制度等,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2]。
        根据手术室现状及以往感染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出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改正措施。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护理明确引起,原因是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失误,手术环境的影响。手术前停止所有打扫工作,无菌操作时必须穿手术服手术帽,洗手,修剪指甲等操作。使用完毕的物品要按照回收或打包要求丢弃到指定区域。定期评价护理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包括临床基础护理和术后护理。
(2)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基础护理和术后护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分,)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
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n(%)]


3.讨论
院内感染是医院治疗过程中常见临床并发症,尤其是手术治疗过程中病人感染的几率更大,一旦发生感染,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大对手术室相关人员综合能力的培训。学会识别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无菌操作标准。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评价,总结和归纳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健全质量控制组织。若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流程实施护理,会导致手术室出现感染现象[3]。会降低护理管理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基础护理和术后护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控制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现象,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基础护理与术后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直接关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术后生命健康的恢复,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将安全隐患措施引入可以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控制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现象,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在控制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现象,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基础护理与术后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艳, 刘晓蓓, 高倩,等.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 031(012):1557-1560.
[2]李素霞, 袁海娟, 罗艳香,等. 全面护理管理对整形美容门诊手术患者预防医院感染和心理焦虑的影响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 014(005):468-469.
[3]王春灵, 史庆丰, 王成浩,等. 手术室手术缝合针刺伤现况调查及新型钝性缝合针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 2019, 026(002):268-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