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董伟
[导读] 对现代医院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提出一些管理对策,希望能为国内产科护理的安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目的:对现代医院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提出一些管理对策,希望能为国内产科护理的安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产科收治的3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集中筛查,最终总筛查出了100例护理差错的病例,通过对护理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最终总结得出产科护理中潜在的多种不安全因素,然后相关医护人员就可以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进而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为产妇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
       结果: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由管理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16例,由环境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12例,由护理人员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48例,由产妇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24例。结论:产科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做好产科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对此,相关医护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医院产科护理步骤的优化,为产妇构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关键词:产科护理;潜在不安全因素;管理对策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国内的医疗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护理是治疗过程的关键步骤,所以尽快提升医学护理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产科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是最高的。这是因为产科所接受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果某个护理环境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综上所述,提高产科护理的安全系数是非常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产科收治的3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集中筛查,最终总筛查出了100例护理差错的病例,这批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3.45±3.16)岁,平均孕周为(40.12±2.24)周,其中包括了18例经产妇,82例初产妇。
1.2方法
通过对护理差错事件进行分析,推导出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类型对其划分种类,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种类,分别是管理因素、人员因素、产妇因素和环境因素。了解清楚不安全因素之后,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其性质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消除不良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分别对其进行t与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多对这100例护理差错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得出:管理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16例,所占比重为16%;由环境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12例,所占比重为12%;由护理人员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48例,所占比重为48%;由产妇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有24例,
所占比重为24%。

通过数据对比之后发现,由护理人员因素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最高,相对于其它产妇内部因素、管理因素与环境因素,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产科护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医院要加强对各个护理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护理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然后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但是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差错的出现,需要寻找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应对,具体如下。
3.1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护理人员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时可能会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护理仪器,这些护理仪器的质量会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护理仪器出现故障,就可能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出现,进而引发医疗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出现,医院要定期对这些护理器材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证护理仪器的正常运行,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此外,医院还需要排除护理科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妇婴安全。比如说要及时清除楼道里的垃圾和杂物,防止产妇跌倒。最后,医院还需要定时对产妇居住的环境和需要使用到的器械进行消毒,避免造成感染。
3.2加强管理力度。要想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建立提高完善的管理体制,依照专业的管理体制行使护理工作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准确开展,减少护理差错的出现。此外,在管理体制之下,管理者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在避免护理查差错的同时还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出现意外。
3.3加强对产妇的指导。在待产期间,产妇的情绪都是比较紧张焦虑的,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就能会形成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会对产妇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加强和产妇之间的交流,了解她们的实际诉求和心理变化情况,然后再依据这些因素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派遣焦虑心情,让她们能够以一颗乐观的心态面对各项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指导,并向其讲解一些产期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这样就能有效降低产妇待产期间的危险系数,保证产妇生命健康安全。
3.4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如果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就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所以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思想灌输人,在提高他们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护理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医院产科护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医院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考核结果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如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就不能予以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曼霞.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1吉林医学,2014,35(05):1086-1087.
[2]兰玲.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29-31,
[3]李志娟.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53-254.

作者简介:董伟(1987年5月)女;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职称:主管护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产房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