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朱玲 许婷婷通讯作者
[导读]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目标管理模式可获得显著效果,促使临床带教工作变得规范化、系统化与整体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
        朱玲  许婷婷通讯作者
        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分析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24例实习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行常规管理模式;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我院26例实习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行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临床带教当中应用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实习人员的考核成绩,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护理临床带教;应用效果

    分层次目标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办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主要方法是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同时给予分层次教学,并通过学生自主努力完成目标;该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以教学目标作为核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强调目标在教学当中的作用,在护理临床带教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选取24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组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选取26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中男性有2例,女性有24例。年龄范围为19~25岁,平均年龄为(22.15±1.62)岁。其中有3例为中专,12例为大专,9例为本科。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中男性有3例,女性有23例。年龄范围为20~25岁,平均年龄为(22.14±1.52)岁。其中有5例为中专,14例为大专,7例为本科。实习护理人员年龄、性别、学历情况等统计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两组实习护理人员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实行一对一带教方法,由带教教师根据实习护理人员的学习情况指导实习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并在实习结束之后予以相应的考核。
研究组采用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学,具体内容有:
(1)分层次管理:根据实习护理人员的就读院校不同分为三个层次,即中专、大专以及本科,对其使用分层管理办法进行教学,并配备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管理,由带教教师完成相应的培训、考核等事宜。
(2)临床带教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理人员应当要适当调整带教师资情况,以便进一步促使分层管理顺利实施;如针对本科实习护理人员,应该要选择临床经验较为丰富、学历较高以及能力较强的专家实行临床带教;针对中专实习护理人员,由于普遍年龄较小,教师在代缴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还需要给予充足的耐心,帮助实习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处理问题能力与自学能力。
(3)目标分层:对于不同的分层教学要给予实习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目标,突出层次性;在设置相应目标时应该要考虑到实习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要求、考试标准等因素,采取差异化层次性教学方法,培养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让实习护理人员能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能力;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理人员也要制定不同的考试试卷形式,充分结合实习护理人员的教学内容,如本科生的考试试题卷面分,基础题目与创新题目、综合题目的比例应该为13:3:4,大专的比例应该为15:2:3,中专的比例应该为18:1:1。
1.3研究指标
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百分比(%)表示,并分别应用t、x2检验。经处理后的数据将统一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结果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
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S)


2.2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满意度
    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满意度(%)


3讨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目标管理模式可获得显著效果,促使临床带教工作变得规范化、系统化与整体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分层次目标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帮助实习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能提升带教满意度,便于实习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充分考虑到实习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可显著提升其教学效果[3]。
综上所述,在护理临床带教当中应用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实习人员的考核成绩,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月媛.目标管理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01):77-78.
[2]张剑利,周晓玲,陈翠云.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6):165-166.
[3]朱艳艳.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1):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