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康复影响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姚辉
[导读] 探究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康复的影响。
        姚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颈部烧伤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0例患者按照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颈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颈部功能,提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单病种护理管理;功能康复训练
        Effect of single disease nursing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cervical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ingle disease nursing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ervical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Methods  Taking 80 patients with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the neck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March 2019 as the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ck burns. Forty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single-diseas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neck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neck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mprovement of neck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ingle disease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ck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Keywords  neck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single disease nursing management;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有可能造成影响。头面颈部往往较多的暴露于火焰、沸水和蒸汽等危险因素下,因此极易造成损伤。严重的头面颈部的烧伤往往会形成瘢痕,不仅会影响局部的美观,还会影响功能。而颈部瘢痕挛缩不仅会影响患者唇部、胸部和颈部的活动度,还会导致患者咀嚼吞咽、发声甚至是呼吸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临床中对于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可采取大张自体皮移植,局部带蒂或游离皮瓣移植,受患者基础条件、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康复训练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整复效果往往高低不一[3]。
        整形术后瘢痕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抑制瘢痕组织的生长,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单种病管理,又称为临床路径,是指为特定疾病进行有秩序,有时间性的护理路径,然后按照该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该护理模式具有很高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颈部烧伤瘢痕挛缩形患者对比进行了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干预,来探究其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入选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调查到的患者资料遵循保密原则,仅供研究所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深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n(%);(x±s)]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入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评估确诊为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②无其他部位严重烧伤;③年龄≥18周岁;④意识清楚,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正常,具有一定认知能力;⑤具有配合研究的意愿和能力;⑥临床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③存在精神疾病、严重认知障碍以及视听障碍;④由于自身条件无法接受随访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颈部烧伤常规护理干预,包括:
①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定时通风,调节室温为28-32℃,湿度为60-70%;②颈部创面避免覆盖任何敷料,每日清洁创伤部位[碘酊一般用于保痂治疗 本文写的是瘢痕治疗,为何涉及瘢痕形成前创面保痂 ]2次;
③遵医嘱为患者按时完成输液、用药和镇痛等各项治疗,观察用药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评估疼痛情况;
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基础护理;
⑤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情绪激动,加强心理护理。
⑥根据患者体力素质和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按照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同时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入院时 ①指导患者进入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单病种病房,向患者介绍该病区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介绍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带领患者和家属寻找病区内医办室、护理站、治疗室、处置室、卫生间、饮水间等各功能区的位置和规定,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②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烧伤病程,瘢痕挛缩畸形严重程度,之前接受过的治疗,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心理状况等,充分了解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护理,初步制定护理计划。
(2)住院第1-3d ①遵医嘱为患者完成各项诊疗和护理工作;然后与患者共同协商,制定个性化的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和督促患者每日按计划完成训练。②首先指导患者进行颈部活动度锻炼,锻炼方法为集中统一病室患者,在护理人员带领下进行颈部各方位的锻炼,锻炼口诀为与项争力、左右观瞧、前伸探海、回头望月和环绕转头,护理人员一边读口诀,一边示范和指导患者模仿动作,与项争力时告知患者尽力仰头看病房顶,然后尽力俯头看病房地板;左右观瞧时告知患者尽力向左和向右水平转头看旁边的病友的面部,前伸探海时告知患者先将头颈前伸然后尽力向左下和右下旋转看病友的鞋子,回头望月时告知患者尽力将头向左上和右上方转动看病室顶的内外两侧,环绕转头时指导患者顺时针转头和逆时针转头,交替进行。
(3)住院第4-7d
①对存在有嘴唇外翻畸形的患者,应嘱咐其睡觉时采取平卧位,及时擦拭流涎并及时更换胸前的口水巾,加强患者口腔评估,经常检查患者口腔内有无溃疡和炎症发生;对存在有眼睑外翻畸形的患者,遵医嘱保护好眼球,避免结膜炎的发生。
②对于存在有语言、咀嚼、吞咽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集中向患者讲解语音发音的特点,示范指导患者正常发音,纠正患者的不良发音行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双唇和舌体操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在刷牙时使用硅胶牙刷刺激吞咽,向患者讲解进食和饮水时正确的吞咽方法。
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应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多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若患者出现自卑、焦虑、抑郁和烦躁等心理问题时,首先应该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诱发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因素,然后进行针对性恶心理疏导。自卑和抑郁患者应该指导家属,同病室病友多与患者交流,分享积极的疾病体验,护理人员也应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激励患者,向患者讲解先进额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的意义。焦虑和烦躁患者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顾虑,耐心解答患者疑惑,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同时向患者强调不良情绪对身心康复的负面影响,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情绪调节。
(4)出院时 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出院后坚持遵医嘱用药,出院后颈部瘢痕的保护和改善方法,出院后持续颈部功能锻炼,出院后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建立,出院后情绪和健康心态的保持等。
(5)出院后1-6个月 出院时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和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恢复情况,待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视频随访和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追踪,在随访时评估患者出院后功能康复锻炼和健康指导的实施情况,随时纠正不良习惯,通过向患者讲述住院时同室病友的康复情况来激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和自我管理。
1.4观察指标
(1)颈部功能 采用林大雄颈部瘢痕分类法与干预前和出院6个月后评估患者颈部活动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下唇和下睑等综合情况[4]。林大雄颈部瘢痕分类法将颈部功能和瘢痕牵拉分为4度(Ⅰ-Ⅳ度),度数越高,表明患者颈部功能越差。
(2)生活质量 选用 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5]于干预前和出院后6个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含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及总体健康,共36个条目,每个维度评分在36-10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颈部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颈部功能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颈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患者颈部功能对比[n(%)]


2.2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患者生活质量对比(x±s;分)


3.讨论
个体对于头面颈部的创伤往往重视度较高,除了创伤后带来的伤痛外,外观和功能的改变也是造成患者痛苦的重要问题。颈部瘢痕挛缩畸形作为颈部深度烧伤后的后遗症之一,往往会对患者造成外观损伤和颈部功能障碍等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皮瓣移植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整复方法,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患者的康复,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皮瓣成活的时间,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颈部功能康复训练,以重建颈部功能[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了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后,其颈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训练的效果除了需要专人指导外,还需要患者较高的依从性来配合,而颈部烧伤患者由于伤痛和外形变化,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康复的依从性[9]。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工作繁琐,且护理内容不连续,因此其护理效果有待提高。在单种病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计划和内容更加贴近患者,不同的护理人员可按照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能够清楚了解目前阶段患者需要接受哪些护理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此外,还对患者进行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疏导,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10-11]。在患者积极性较高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的康复训练配合度和执行度就会提高,同一病室同种疾病患者一起进行康复训练,更容易发挥团体效应,减轻患者的自卑感,病友之间互相支持鼓励,共同进行康复训练,进而促进颈部功能的改善。本次研究将单病种护理管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随访来督导患者持续进行疾病指导,从而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12]。
研究显示[13],烧伤患者在康复治疗阶段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不高,并发症和病情严重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较差,而临床种对于烧伤患者的救治已经从单纯的挽救生命转变到了提高患者伤后生活质量[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了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刘晓梅[15]等人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干预保证了患者康复训练的同质性,让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获得了既具有重点性又具有连续性的护理干预,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中一次性为患者护理过多或遗忘某些护理内容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此外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也促进了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将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延续到患者出院后,进一步帮助患者建立较高水平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督导患者坚持康复训练,也促进了患者健康生活心态和习惯的养成,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单病种护理管理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颈部功能,提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平,张琦.不同治疗方法对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7):1351-1353.
[2]冯少清,苏薇洁,喜雯婧等.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策略[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4):280-284.
[3]谭谦,燕辛.努力提高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6,32(8):456-457.
[4]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751-759.
[5]Ware JE Jr, Sherboume CD. 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I.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 Med Care. 1992,30(6):473-483.
[6]夏成德,薛继东,狄海萍等.额颞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35(5):430-435.
[7]沈余明.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J].中华烧伤杂志.2019, 35(6):401-404.
[8]韩军涛,王洪涛,李军等.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7,23(4):229-231.
[9]李济时,徐志渊,陈志坚等.基于单病种全程管理的鼻咽癌新型临床路径的研发与实践[J].中国肿瘤.2017,26(2):106-110.
[10]陈慧,王辰辰,侍菊等.前列腺肿瘤单病种病房的运行模式与护理管理[J].护理学报.2019,26(2):16-19.
[11]刘晓梅,宋晓雪,李红文等.单病种管理在烧伤瘢痕修复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5):596-599.
[12]王飞,张海丽.微信平台对成年烧伤患者瘢痕延续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3):160-164.
[13]陈柳媚,李琳,吴晓蕾等.烧伤患者康复治疗阶段生活质量与伤残接受度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11):804-810.
[14]祝红娟,王淑君,杨华等.头面部深Ⅱ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时生命质量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4):292-297.
[15]刘晓梅,刘红梅,惠蓉等.单病种护理管理对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病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3):485-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