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范晓静
河北燕达医院 河北省 廊坊市 065201
【摘要】目的 调查民营医院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进行培训,提升静脉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中国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拍摄输液导管状况照片,对输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工具选择头皮钢针占8%,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89%,输液连接合格率45%,导管固定与维护符合率75% ,输液并发症11.8%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在输液工具的选择、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敷料固定与维护、导管固定与维护、输液连接、输液并发症等方面还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落实 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和 2016版静脉治疗实践标准 ,不断提高民营医院的静脉治疗水平,迅速缩少与公立医院静疗水平差距。
【关键词】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护理管理;民营医院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0年3月16日 9:00-12:00 我院21个临床科室,住院数658例,346例输液样本,剔除外出检查或暂不输液患者。
1.2调查方法
对特定时间段正在进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者,在输液工具的选择、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输注液体性质、敷料固定与维护、导管固定与维护、输液连接、输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调查。经过同质化培训,将静脉治疗小组骨干成员分成六个小组,通过填写横断面调查表、拍摄输液导管状态照片(拍照之前征得病人同意,调研过程中勿在床边讨论)进行输液现状的分析。
2 调研结果
2.1 输液工具的选择 参与此次调查的静脉治疗患者346例,输液工具的选择有头皮钢针28例(8%)、外周静脉留置针262例(76%)、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38例(11%)、中心静脉导管(CVC)18例(5%)和输液港0例(0%)。
2.2 穿刺部位的选择 穿刺部位的选择有前臂142例(41%)、手背102例(29%)、上臂49例(14%)、关节部位21例(6%)、下肢包括脚部14例(4%)、颈内8例(2%)、锁骨下8例(2%)、其他4例(1%)。
2.3输液连接方式 输液连接的方式有输液器直接连接114例(33%)、分隔膜接头连接76例(22%)、钢针连接76例(22%)、机械阀接头连接58例(17%)、三通连接22例(6%)4。
2.4 导管固定与维护 导管固定错误87例,其中导管内有陈旧性积血42例(12.14%)、接头压迫穿刺点上方血管34例(9.83%)、接头固定未高于穿刺点11例(3.18%)。
2.5 输液并发症 输液并发症共41例(11.8%),其中穿刺点发红34例(9.83%),渗出4例(1.16%),堵管2例(0.58%),外渗1例(0.29%)。
3讨论
护理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护士是临床静脉输液治疗的主力军,低年资护士对静脉输液知识的认知水平、穿刺技巧、健康宣教能力是关系到静脉治疗质量水平最重要的环节,是确保患者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从静脉穿刺工具选择分析,外周静脉留置针占比较大,但使用头皮钢针也占一定比例。这与患者的认知水平、护士宣教能力有关。若导管发生移位,可增加液体渗漏,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的发生[1]。对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重点评估有无渗出或外渗的风险,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液体有无外渗,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肿胀。
4对策
相关调查表明,北京2011年医务人员离职率最高的民营医院达到57.40%,离职率最低的民营医院的达到了19.80%,平均离职率为36.60%[2]。民营医院护士流动性大,应重视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医学、药学师资团队授课,针对静脉治疗团队建设、静脉治疗质量控制、静脉横断面调研结果进行反馈等关键环节等内容进行探讨。医院每年全员培训1-2次,科室培训每年4次,对新理论、新技能在全院可开设工作坊等培训方式。建立规范的静脉治疗操作流程,定期实施培训与考核,保证患者得到安全的输液治疗。
参考文献
[1]丁娟.PICC导管异位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46-47.
[2]孙宇,方鹏骞.我国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稳定性状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