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维护网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王丽芳 申晓静
[导读] 探讨PICC维护网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王丽芳  申晓静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PICC维护网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肿瘤PICC置管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PICC维护办法,观察组建立PICC维护网进行维护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73%(18/55)、9.09%(5/55),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82%(45/55)、98.18%(54/5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当中应用PICC维护网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肿瘤PICC置管患者;PICC维护网;导管维护

现阶段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的静脉留置用具,其利于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且部分患者需要带管出院,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常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建立以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的PICC维护网十分必要。本次将以我院部分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PICC维护网在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    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中有男性32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2~68岁之间,平均年龄(47.28±4.53)岁;观察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4~67岁之间,平均年龄(47.04±4.6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均采用常规的门诊维护,即详细告知患者日常置管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诊。
观察组患者采用以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的PICC维护网进行置管维护管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组建PICC维护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为组长,肿瘤科与静疗专科护士各4名为组员,开展护理活动前,所有小组成员接受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临床护理水平。
        (2)设立PICC维护网点。在市内选取二级及以上级别的医院,与护理部门就    PICC网点建设的相关事宜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医院的配合。在对应网点选举一名负责人,同时将负责人的详细资料,包括医院名称、联系电话等一一记录于联系表当中。其后开展各个网点的培训工作,参与培训的人员包含网点负责人、网点的PICC维护门诊小组人员。
        (3)完善PICC患者信息。

在医院的信息系统内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尤其是置管信息与导管维护信息,但凡维护满一周的患者,由护理人员提前告知其下次的维护日期。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名称为“PICC置管维护平台”,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并制成对应文本,由小组组长审核通过后发布,信息每半个月更新一次。
        (4)PICC网的运行与管理。就运行方面而言,首先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导管的种类、型号等,同时将详细信息记录在系统当中。其次引导患者前往维护网点进行PICC维护,该网点需要更新患者的维护信息,尤其是并发症的情况。再次为患者解释微信公众平台的存在价值,并让患者尽快关注。患者关注公众号之后,帮助其向后台发布自己的真实信息,以便于后期管理。最后由维护小组的护成员定期上线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
        就管理方面而言,一方面网点的所有护理人员与特聘专家应进入微信群,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微信语音或者视频来解决。另一方面,各个网点实施统一性管理,如果患者对网点维护工作有任何的建议、意见,可以随时联系网点负责人,保障网点服务的有效率。另外每月底统计当月的维护不良事件,针对各种不良事件及时分析成因并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使用院内自拟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检验时选择X2法;其他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方法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73%(18/55),其中包含8例非计划性拔管、4例相关性感染、3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脱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5/55),其中包含1例相关性感染、2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导管脱出。差异显著(X2=5.6482,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82%(45/55),其中包含16例满意、29例基本满意和10例不满意。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18%(54/55),其中包含22例满意、32例基本满意和1例不满意。差异显著(X2=5.4851,P<0.05)。
3.讨论
PICC是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首选方式,其安全可靠,能有效削弱患者的痛苦。然而实际进行PICC护理时,依然会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或者患者自身的不合理行为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尤其对在家自行维护的患者而言,其住院期间虽然集接受过健康宣教与维护指导,但仍会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此次对我院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了PICC维护网管理,结果显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这也就肯定了维护网点的服务质量,表示以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的PICC维护网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当中应用PICC维护网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云霄,梁世丽.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1):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