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芳宜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标本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为时间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研究,2019年4月至10月采用常规管理纳为一般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纳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等指标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整体降低手术标本丢失、管理误差、混淆、回收错误的情况发生,有助于减少药物的错误使用,整体提升了标本管理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标本管理;PDCA循环法;质量管理;
PDCA循环法集计划、实施、检查、行动为一体,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研究,依照科学合理的循环程序开展。本文将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为时间节点,分析手术室标本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为时间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研究,2019年4月至10月采用常规管理纳为一般组,该段时期共计收入296个手术标本;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纳为观察组,该段时期共计收入300个手术标本。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均衡比较。
1.2方法
一般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内容如下:
(1)P:该阶段即是制定计划。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科室主任、护理长、质控组长构成。制定全新的手术室标本管理章程,优化管理环境。其一,手术医生完善标本的登记与固定章程;其二,手术室护理人员完善标本的核对、保管、运送章程;其三,病理科医生完善标本查收章程。
(2)D:该阶段为计划实施阶段。其一,落实标本管理制度;其二,器械护士使用皮肤钳夹取好标本并完成标记,然后置入碗盘,放在机械台。其三,针对需要冷冻切片检查的额标本,则需由巡回护士将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并使用专用标签标记,和病例申请单一起交由病理科,面对面进行交接,每次送一个标本。其四,常规标本则在术后由巡回护士交给相关医生,医生则连同填写清除的病理标签、病理申请单通过洗手护士一并取标本间送标本,置入标本容器中,并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并用容器盖予以覆盖,然后在侧面黏贴标签,洗手护士完成相关签字,并锁好标本。医生依照相关流程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字,洗手护士进行核对,在此期间做到四查四对,查标签、查瓶盖、查标本、查标本固定液,对标本名称、对住院号、对床号、对姓名。其五,针对不满足送检要求的标本,由护理人员及时同志手术医生进行处理。
(3)C:该阶段为检查阶段。在所有手术标本中质控小组随机选择进行跟踪检查,由总务、手术医生、护理人员等依照相关规章制度及流程评估落实情况,并暗示反馈结果。
(4)A:该阶段为处理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监督检查,该工作内容已经成为常规操作,就不合格率来说,送检标本这一块的工作内容正在不断改进优化,同时在不断完善着标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并在严格监督下定期查看其落实情况。针对改进情况欠佳的环节,不断分析诱发因素和不断改进。为夯实改进成效并予以持续,质控小组成员需定期检查标本管理情况,以保证该项工作科学高效的推进。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室标本管理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展开本文研究数据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等指标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表一 对比两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等指标的合格率(%)
3.讨论
PDCA循环法最初是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构思,然后由美国质量管理学专家于上世纪中进行深入研究,并确定其定义以及流程,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管理措施。依照PDCA循环法的应用流程对手术室的标本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标本质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标本管理的安全性、时效性、合理性,必须完善管理计划,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从而提高标本送检质量,完善标本管理[2]。总体而言,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举措。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等指标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整体降低手术标本丢失、管理误差、混淆、回收错误的情况发生,有助于减少药物的错误使用,整体提升了标本管理的安全性;同时,在PDCA循环法的实施期间能够促进标本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完善,有助于规范标本管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3]。
参考文献
[1]方丹, 戴健如, 王海燕. 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标本管理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03):184+187.
[2]于婷. PDCA循环在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应用体会[J]. 健康必读, 2018, 000(027):253-254.
[3]庄园园, 贡国娟. PDCA循环法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