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凌岚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
【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40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介入手术或溶栓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患者溶栓再通率也较高,最终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两组之间指标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果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发病危急、危险性高、病发症多以及病死率高等特征,因此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介入或溶栓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1]。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急诊对本病的救治效率,此篇文章详细研究了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情况已在下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筛选病例为为2017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22例男与18例女,年龄均值(66.0±5.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值(66.5±5.3)岁,组间患者资料对比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①建立院前急救小组,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升小组医护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和岗位责任意识。同时要加强风险评估,将以往院前急救工作经验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以及患者常出现的症状进行总结分析,提前制定出合理的预备救治方案;②接诊:接到急救电话后,要在短时间内派出急救车赶往患者发病现场,并要在到达的路上与家属保持通话,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发展,并指导家属做好基础救治工作,最大限度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③现场急救: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开展基础救治,并要及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做好全面评估后给予相应的基础药物治疗;同时要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内分泌物,迅速给予有效吸氧,以便确保患者呼吸畅通。针对意识清醒者要采取心理干预,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增加心脏负荷。④运转救护:在运转过程中给予患者的肢体固定处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并要及时与院内联系告知患者基础情况,以便院内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确保患者入院后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效的介入治疗。
1.3观察标准
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介入或溶栓、住院)所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溶栓再通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此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对
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或溶栓、住院)所有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少,最终溶栓再通率较高,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的差异比较大(P<0.05),见下表1。
表1对比两组各指标情况(n=40,±s、%)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高发的心血管危重症,其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造成的突发性冠状动脉管腔阻塞,进而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若患者患病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救治,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较大威胁[2]。所以,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此次研究中将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当中,并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救治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急救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培训,并结合临床以往急救护理经验,提前制定出合理的预备救治方案,从而确保了临床急救护理的有效性;并通过加强赶往救治现场期间对家属的基础救治指导,从而最大限度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在到达现场后小组成员迅速开展风险评估,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迅速开展基础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并在返回院内途中及时与院方联系,使院内能够针对患者的基础病情提前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进而最大限度缩短了患者的介入或溶栓治疗时间,最终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或溶栓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3]。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救治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玲,朱艳芳,马河洲.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8,31(2): 442-443.
[2]廖银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009(001):72-73.
[3]李颖.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9,32(0z1):292-293.